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牛、羊、猪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但其免疫应答机制尚不清楚。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需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抗原提呈,并且DC还能交叉提呈非复制性抗原,故被称为机体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但目前尚不清楚DC是否提呈FMDV抗原。FMDV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机体,并可在咽部大量繁殖。因此,咽部被认为是抗FMDV感染的重要器官。然而,目前不仅不清楚咽部粘膜组织在对口蹄疫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而且对牛咽部DC的分布情况也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0头乳牛咽部及其引流淋巴结内的DC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不仅咽部粘膜中有大量DC成群分布,引流淋巴结皮质中的滤泡DC和并指状DC清晰可辨,而且在淋巴结髓质也有大量S-100+DC分布。为探明咽部DC是否参与FMDV抗原提呈,研究者模拟自然感染途径给BALB/c小鼠口服接种了FMD灭活疫苗,然后,比较不同时间内咽部引流淋巴结内DC的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口服FMDV灭活疫苗24h后,小鼠颈浅淋巴结内DCs数量就有增多,散在分布于皮质区,48h时后小鼠颈浅淋巴结内DCs数量明显增多,并且主要分布于副皮质区,在72h后,咽部DCs向颈浅淋巴结副皮质区的迁移达到顶峰,至96h,颈浅淋巴结内DCs的数量急剧下降,在皮质区和副皮质区内呈现散在分布状,然而,120h后,颈浅淋巴结内DCs数量再次增多,且主要分布于皮质区。而PBS对照组未见类似改变。同时,用ELISA法对口服接种FMD灭活疫苗不同时间的小鼠血清IFN-γ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接种疫苗24h后,小鼠血清内的IFN-γ含量就开始升高,但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48h后,接种疫苗组小鼠血清内的IFN-γ含量明显升高,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接种72h后,接种疫苗组小鼠血清内的IFN-γ含量达到最高峰,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96h后,IFN-γ含量开始下降,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到120h时,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咽部DC就是FMDV抗原的提呈细胞,为了进一步研究DC提呈灭活FMDV抗原的分子机制,研究者首先制备了BALB/c小鼠的单核细胞源DC,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了DC。将FMD灭活疫苗荷载于DC,并进行细胞培养,然后在不同时间点用Western blotting法做检测DC内的泛素化蛋白。结果发现,在荷载灭活FMD疫苗0.5h后,DC内就出现了泛素化FMDV蛋白,分子量大约为75kD,3h后,泛素化蛋白含量稍有增加,但从不同时间点来看,泛素化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本试验首次发现,将FMD灭活疫苗荷载于DC后,FMDV泛素化蛋白主要被FK2抗体标记,而FK1抗体标记的较少。这表明,灭活FMDV疫苗抗原在DC内既可在蛋白酶体的作用下降解出CD8+T细胞表位,又可在溶酶体内水解,产生CD4+T细胞表位。由于BALB/c小鼠口服接种灭活FMDV疫苗后,可使其血清内IFN-γ含量明显升高,所以,尽管FMDV抗原可以在溶酶体内降解,但由此过程所产生的抗原表位加载于MHC-Ⅱ类分子后,主要启动了初始CD4+T细胞向Th1细胞的分化。总之,DC不仅是FMDV抗原的提呈细胞,而且FMDV抗原被DC捕获后既可被泛素-蛋白酶体降解,也可在溶酶体内被加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