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养殖是生态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生态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的一种养殖体系。 稻田养殖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养殖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对于稻田养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着重于关注水稻和养殖物的产量,而对水稻和养殖物之间共存过程中,各自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对生境的影响研究较少,对稻田插秧密度、不同水稻品种不同天气状况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研究几乎是空白,另外,对于稻田养虾和其他养虾模式中出产的龙虾肉质的评价目前的研究也十分的有限。 1.本文设置插秧后不同时间间隔、投放足量饲料(饱食组)和不投放任何饲料(饥饿组)两种螯虾的饲喂模式,测定水稻秧苗的损伤棵数、损伤的叶数、秧苗的株高、叶片数等指标。发现,对秧苗整株损伤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插秧当天放养螫虾的饥饿组和饱食组以及插秧1周后放养螯虾的饥饿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平均损伤率分别为100.00%、37.50%、32.50%。插秧1周后放虾的饱食组及2周后放虾组,水稻的总叶片数(含被啃咬的叶片)显著多于对照组,而株高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即表明螯虾对早期水稻株高具有抑制性影响,对叶片具有促进补偿生长的作用。可见,实际操作中,在给予足量饵料的前提下,插秧1周后放养螯虾为安全模式,插秧2周后放养螯虾为最佳模式。 2.实验分别设置100%密度、75%密度、50%密度的插秧类别,同时放养相同密度的龙虾。测定稻-虾共作时水稻的株高、水稻总产量、穗重、千粒重等指标。实验发现,稻虾共作模式中,75%密度的水稻田水稻的单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100%密度稻田显著高于50%密度稻田;50%密度稻-虾共作组,水稻单位产量和仅栽种100%密度水稻不放养龙虾组无显著性差异(P=0.335)。各组稻穗重量无显著性差异。50%密度稻虾共作组,稻米百粒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49)。可见,稻虾共作模式中,水稻总产量最高的插秧密度为75%常规密度(行距×株距为22.5cm×16.5cm)。 3.实验设置相同密度的龙虾分别和杂交稻、高秆稻共作,测量晴天、阴天时水环境的温度、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变化。发现,晴天时杂交稻-虾共作组,水中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均显著低于阴天;此外无稻组,晴天时氨氮则显著低于阴天。可见,杂交稻-虾共作的稻田,气候条件良好的年份为保障水稻收成,应加田间施肥量增加可溶性盐的供给。 4.实验分别选取稻田、藕塘、芦苇荡、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5种养殖环境中的龙虾,测量龙虾的色泽、嫩度、出肉率、蒸损失率、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等指标。池塘主养和虾蟹混养的模式中,龙虾出肉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池塘主养的龙虾蒸损失率显著低于芦苇荡养虾,其他各组则无显著差异。蒸损失率由大到小一次为池塘主养、芦苇荡养虾、藕塘养虾、池塘虾蟹混养、稻田养虾。池塘主养龙虾的滴水损失率显著高于藕塘养虾、池塘虾蟹混养和稻田养虾。池塘虾蟹混养龙虾嫩度最高,池塘主养龙虾嫩度最低。各组龙虾色泽无显著差异。 5.本实验分别研究在田间正常水位时,幼虾群体不同时期入侵秧苗早期的稻田对稻株的损伤;基于实际操作中,分蘖末期雨季田间水位会有突增现象,二次设计实验在室内用小容器单独培养螯虾,分组分别饲喂水稻茎、叶及茎叶混喂,研究分蘖末期田内螯虾成体个体对水稻茎叶不同部位的损伤。实验发现,秧苗早期,插秧后螯虾群体越早入侵稻田对秧苗的损伤量越大,最大可达100%。插秧2周后入侵对秧苗的损伤最小,与无虾入侵的稻田组无显著性差异。室内用小容器单独培养螯虾,水稻茎、叶单独投喂组和混喂组螯虾对茎和叶的损伤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且这两种情况下螯虾对水稻茎和叶各部位(基部、中部、稍部)的损伤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0)。可见,秧苗早期螯虾入侵对秧苗的损伤具有致命性。插秧2周及更迟入侵稻田,秧苗较为安全。分蘖末期,雨季田间水位突升后,田内螯虾会对稻株再次损伤。茎、叶单独投喂及茎叶混喂时,螯虾对水稻叶片的喜食性均显著大于稻茎。因而在稻田管理中,插秧初期应严格杜绝螯虾入侵,分蘖期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控田间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