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生态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养殖是生态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生态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的一种养殖体系。  稻田养殖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养殖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对于稻田养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着重于关注水稻和养殖物的产量,而对水稻和养殖物之间共存过程中,各自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对生境的影响研究较少,对稻田插秧密度、不同水稻品种不同天气状况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研究几乎是空白,另外,对于稻田养虾和其他养虾模式中出产的龙虾肉质的评价目前的研究也十分的有限。  1.本文设置插秧后不同时间间隔、投放足量饲料(饱食组)和不投放任何饲料(饥饿组)两种螯虾的饲喂模式,测定水稻秧苗的损伤棵数、损伤的叶数、秧苗的株高、叶片数等指标。发现,对秧苗整株损伤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插秧当天放养螫虾的饥饿组和饱食组以及插秧1周后放养螯虾的饥饿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平均损伤率分别为100.00%、37.50%、32.50%。插秧1周后放虾的饱食组及2周后放虾组,水稻的总叶片数(含被啃咬的叶片)显著多于对照组,而株高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即表明螯虾对早期水稻株高具有抑制性影响,对叶片具有促进补偿生长的作用。可见,实际操作中,在给予足量饵料的前提下,插秧1周后放养螯虾为安全模式,插秧2周后放养螯虾为最佳模式。  2.实验分别设置100%密度、75%密度、50%密度的插秧类别,同时放养相同密度的龙虾。测定稻-虾共作时水稻的株高、水稻总产量、穗重、千粒重等指标。实验发现,稻虾共作模式中,75%密度的水稻田水稻的单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100%密度稻田显著高于50%密度稻田;50%密度稻-虾共作组,水稻单位产量和仅栽种100%密度水稻不放养龙虾组无显著性差异(P=0.335)。各组稻穗重量无显著性差异。50%密度稻虾共作组,稻米百粒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49)。可见,稻虾共作模式中,水稻总产量最高的插秧密度为75%常规密度(行距×株距为22.5cm×16.5cm)。  3.实验设置相同密度的龙虾分别和杂交稻、高秆稻共作,测量晴天、阴天时水环境的温度、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变化。发现,晴天时杂交稻-虾共作组,水中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均显著低于阴天;此外无稻组,晴天时氨氮则显著低于阴天。可见,杂交稻-虾共作的稻田,气候条件良好的年份为保障水稻收成,应加田间施肥量增加可溶性盐的供给。  4.实验分别选取稻田、藕塘、芦苇荡、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5种养殖环境中的龙虾,测量龙虾的色泽、嫩度、出肉率、蒸损失率、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等指标。池塘主养和虾蟹混养的模式中,龙虾出肉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池塘主养的龙虾蒸损失率显著低于芦苇荡养虾,其他各组则无显著差异。蒸损失率由大到小一次为池塘主养、芦苇荡养虾、藕塘养虾、池塘虾蟹混养、稻田养虾。池塘主养龙虾的滴水损失率显著高于藕塘养虾、池塘虾蟹混养和稻田养虾。池塘虾蟹混养龙虾嫩度最高,池塘主养龙虾嫩度最低。各组龙虾色泽无显著差异。  5.本实验分别研究在田间正常水位时,幼虾群体不同时期入侵秧苗早期的稻田对稻株的损伤;基于实际操作中,分蘖末期雨季田间水位会有突增现象,二次设计实验在室内用小容器单独培养螯虾,分组分别饲喂水稻茎、叶及茎叶混喂,研究分蘖末期田内螯虾成体个体对水稻茎叶不同部位的损伤。实验发现,秧苗早期,插秧后螯虾群体越早入侵稻田对秧苗的损伤量越大,最大可达100%。插秧2周后入侵对秧苗的损伤最小,与无虾入侵的稻田组无显著性差异。室内用小容器单独培养螯虾,水稻茎、叶单独投喂组和混喂组螯虾对茎和叶的损伤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且这两种情况下螯虾对水稻茎和叶各部位(基部、中部、稍部)的损伤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0)。可见,秧苗早期螯虾入侵对秧苗的损伤具有致命性。插秧2周及更迟入侵稻田,秧苗较为安全。分蘖末期,雨季田间水位突升后,田内螯虾会对稻株再次损伤。茎、叶单独投喂及茎叶混喂时,螯虾对水稻叶片的喜食性均显著大于稻茎。因而在稻田管理中,插秧初期应严格杜绝螯虾入侵,分蘖期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控田间水位。
其他文献
波导T型接头在微波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含有匹配元件的波导双T又称为魔T,是一种3dB定向耦合器,因其具有较高的隔离度,因此在微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组成功率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独立于任何语言和体系结构的数据格式,由于其可扩展性和跨平台的特征,使其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铅基弛豫铁电晶体(Relaxor-PT)表现出优异的介电性能(εr>6000)和压电性能(d33>2000pC/N和k33>90%),而备受关注。此类晶体的宏观电学性能与其组分和结构密切相关,比如:工程化电畴模型成
该文详细分析了CO激光器放电原理,功率因素,各种粒子和量子之间的微观关系,具体计算CO激光器放电理论模型,分析CO激光器中气体的成分,对气体放电的增益,效率和功率做出理论推
本文详细深入地讨论了Ku波段三通道集成接收机的原理、设计以及测试。所设计的集成接收机在16~18GHz的频段内噪声系数小于4.5dB、变频增益大于35dB(包括中频增益)、镜像抑制度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技术,因其使用简单,可扩展性强,已经成为个人电脑平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USB收发器是USB系统的物理层接口,本文给出用0.25μmCMOS工艺设计的U
转基因植物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风险是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而在环境安全方面,外源基因从转基因作物逃逸到野生亲缘种的潜在风险得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
现代光源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场合要求的多样化,光源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竞争局面,同时也使得对光效、稳定性、显色指数、可调节性、成本等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发展历程上来讲,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以来,电子光源的发展焦点从第一代热致发光的白炽灯光源到第二代的气体放电发光与光致发光结合的荧光灯,然后到第三代具有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的高压气体放电放电灯,目前为止第四代LED光源与无电极气体放电灯蓬勃发展。上世纪末发
针对现有光学设备采集衍射图像的局限,基于DDA理论和ZEMAX光迹追迹方法构建了微粒衍射成像仿真系统.通过对不同尺寸微球仿真与实测衍射图像的对比发现,两者的轮廓高度一致,验证了仿真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相同形状不同大小圆柱体衍射图像的计算看出,随着圆柱体尺寸增大光斑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对不同形状微粒衍射图像的仿真得出,微粒形状变化时对应的散射光斑也随之变化.结果表明,微粒的结构和组成可通过可视化的衍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