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执行至今已近六个春秋,伴随其实施效果的初步显现,一些执法问题也不断的涌现出来。人们对此的态度,总体来说可以用“充满期待,差强人意”八个字来评价。那么目前我国《反垄断法》的执行情况究竟如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在未来如何更好地进行执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本文侧重于对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执法情况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对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案例的归纳,提出反垄断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认为执法机构存在的自利性以及反垄断执法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是导致反垄断执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利用博弈模型进行模拟,进而提出完善执法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阐述选题的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创新和不足。通过综述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反垄断“个案”的研究,缺乏对《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反垄断案例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和理论分析,这是本文的切入点。第二章为中国反垄断执行中的问题——基于《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典型案例归纳。本章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将反垄断执法中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行政垄断问题比较突出;(2)执法机构差异化的执法态度;(3)执法机构的错位执行和反垄断委员会的不作为;(4)经济学方法的适用性质疑(5)私人执行不足。反垄断执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表现为《反垄断法》的不作为。第三章为反垄断执行的理论分析。主要从公共选择理论下执行主体的行为选择以及信息不对称诱发的委托代理问题两个方面对反垄断执行中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执法机构在横向自利性和纵向利益差别的限制下,执行主体的个体理性行为会导致执法不理想;反垄断执法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会引发的大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反垄断执法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反垄断法》有效执行的两条优化路径:科学设置反垄断执法机构和健全激励监督机制。第四章为反垄断执行中利益集团的博弈模拟。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手段对执法机构之间的横向利益关系和企业、“消费者”及执法机构之间的纵向利益关系进行博弈模拟和分析。第五章为政策建议。针对前文内容,从五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反垄断法》有效执行的建议。(1)培养执法理念;(2)建立有效监督机制;(3)加强执法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建设;(4)完善《反垄断法》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5)优化反垄断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的配合衔接。我们期望能够通过这些保障措施的施行来促进我国《反垄断法》的高效运行。第六章结论。主要对前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性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