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蓬勃了数十载之后,轰轰烈烈的乡建运动席卷而来。但目前中国大量的乡村规划设计,一方面过于注重“面子工程”而背离了乡村建设的本质;另一方面脱离了地方的经济产业发展而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脱节。对于现阶段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而言,如何在产业调整的背景下,构建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空间形态“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促使人力、物力、财力的良性回流,从而提高乡村整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寻求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复苏与发展。本文以乡村旅游为视角,选取了环莫干山乡村建设示范带规划设计为实证研究对象,尝试探索新时期乡村人居环境的营建策略。基于对乡村旅游及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理论的梳理,明确了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营建需注重乡村意象的恢复与再造。结合乡村实践案例的研究,归纳得出乡村营建要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向度的内容,扩展传统乡村营建的边界。通过对环莫干山沿线乡村的解读与分析,归纳出其现状优势与问题。并针对现状问题,从整体规划、村庄规划、物质要素设计三个层面进行较为系统的营建策略研究。首先,在整体规划层面,在延续莫干山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山水、田园、人居共融的、从单一到丰富的空间格局。然后在此基础上,在劳岭村的规划设计中,针对其村庄特征,打通村庄脉络、分系统优化与调整,并通过分节点小规模渐进式的环境改造与地景更新,以“针灸”的手法实现乡村复合系统的整体激活。随后分析与归纳了乡村人居物质要素和自然物质要素的控制原则与设计策略,以达到“大协调,小丰富”的乡村面貌。最后,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策略进行总结和提升。本研究是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的一次积极的尝试,力图归纳提炼出具有相对普适意义的策略与方法。虽然总结可能是片段的、局限的,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乡村营建过程中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考量,“以小见大”地引发对乡村营建方法的思考与提升,也希望能为今后的乡村规划实践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