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净土信仰与唐人创作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j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代,西方净土信仰作为终极信仰的优越性被义学大师反复阐释并强化,被僧俗两界普遍认同,被庶民阶层热诚崇奉,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唐代统治者的扶持。西方净土信仰在这一时期也更普遍、深入地影响到文人的思想和生活。唐代文人研习佛教理论成为风习,通过与各宗大师的广泛交流,佛学的精深义理已逐渐被他们接受并掌握,并植入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之中。这种影响在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充分、鲜明的体现,佛教遂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唐代文人崇佛的心态比较复杂,其接受西方净土信仰的因缘和途径不同,表现互异。总体来讲,唐代文人的净土信仰思想杂糅不一,复杂多变,与真正的佛教徒有很大的区别。尽管每个人的信仰程度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西方净土信仰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体验的重要组成要素,并逐渐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一旦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体验反映到文学创作中,便极易使之带有明显的西方净土烙痕。表现在诗歌中的一个方面就是出现了大量西方净土意象,这使得唐诗显示出比较独特的净土审美特色,提升了唐诗的境界,也强化了唐诗的艺术感染力。很多诗歌都表达出一种净土禅观之后所达到的空灵的觉悟,以及空旷、虚寂的意境,特别类似于净土经典中佛国净土的描绘,及由此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有关西方净土的赞文及其它佛教宣唱文学,数量可观,应用极广,对唐代文坛有一定的影响。唐代文人关心佛教者大抵都有写作佛偈、佛赞,归心净土者则创作了大量的西方变画赞、绣像、造像赞。西方净土信仰同样也反映在唐代文人的碑塔铭文创作中,他们常借用净土经典中的语汇和表现手法来描绘寺院的环境,并在创作中表达着自己对净土大德的崇敬及其净土宗教观。西方净土信仰的盛行,不仅影响了唐人诗文创作,也推动了佛教小说的发展。盛行并普及的念佛法门在唐代小说中有突出的表现,西方净土信仰自身的发展进程和变化也被反映在小说创作中,如佛号的称呼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变化。受西方净土信仰影响,唐代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净土理想国的文体模式,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作品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与净土经典的内容及描述方式有高度的相似之处。唐代小说的这种写作模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人期望超离生死之苦、往生彼岸世界的净土理想。
其他文献
低温液相合成甲醇可以有效的提高甲醇合成的单程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催化剂的性能对低温液相甲醇合成反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催化剂体系、合成机理、反应过程和
<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利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
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或者合适的工作,即“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代社会热点讨论的一大民生问题。当前,不管是教育领域还是经济领域,乃至全社会都在积极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
电路隔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隔离元器件把噪声干扰的路径切断,从而达到抑制噪声干扰的效果,使电子电气设备符合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分析了电路隔离技术的原理,结合具体实践,着重
<正> 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经过8年艰苦卓越的抗战,终于取得了中国近现代史以来,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地处祖国西
<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但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美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
在追求“现代性”“全球化”的历史情境中,中国画应该有一种自觉意识:对自己的性质、边界、特性、现状和发展的自觉认知,知道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该怎样,不该怎样,接受什么,拒绝什么
背景皮肤被覆于人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是解剖学和生理学的重要边界器官。皮肤的结构复杂并高度特异化,可以防止外界理化因素刺激损伤体内组织,并可阻止体液外渗和对外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