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资源配置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有限的投入下,学术资源需要通过政策导向与管理措施来进行配置。由于拥有学术资源便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学术机遇,在学术资源配置过程中,大学组织内部各学术组织和学者都在为各自利益争取更多的学术资源。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主体会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进行策略上的博弈。如何兼顾每一个权力主体对学术资源配置的合理诉求,需要对各权力主体之间权力博弈方式进行更具体的了解,找出权力博弈的均衡点。 本研究关注高校校级课题立项这一学术资源配置的具体行为。通过对数所高校校级课题制度安排的文献分析发现,高校校级课题立项制度存在着“模糊空间”,主要体现在校级课题立项制度相互矛盾和分散,课题评审专家权力制度缺失,课题管理部门与申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救济制度等。规章制度的模糊界定,以及人们因为利益因素对制度的个人解读产生的分歧,导致目前我国高校校级课题立项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实践中给人为操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就为高校课题立项过程中出现权力非制度性的博弈方式创造了体制条件。 而利益是校级课题立项过程中权力博弈方式选择的驱动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课题立项的主要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课题评审专家、课题申报者、课题申报管理部门、以校长为代表的其他行政人员、学院领导等参与主体是利益相关者。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中,课题评审专家、课题申报者、课题管理部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类利益相关者。由于课题立项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丰富的内容。在面对各不相同的利益要求时,一次课题资源配置的过程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所有要求,各权力主体必然会采用不同博弈方式和策略来获取课题资源。 制度的模糊加上利益的驱动,使得每一个权力主体相互之间展开了一场非制度化扩展自身权力影响力的争夺,并试图用一个最利于自身的策略和方式的权力博弈行动。在课题立项过程中各权力主体分别会选择计划分配、行政干涉、印象管理、合谋、防御行为,申诉抗议等六大博弈方式进行博弈,其结果导致课题资源配置效益不高。通过对这些博弈方式的分析发现,惟有一种走向“合作”的理性才能够使得各利益主体实现共赢。这需要明确各权力主体在课题立项中的权力和限度、完善课题立项制度并增强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