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队伍的“预备役”,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关乎着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医学生人文素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概念,主要表现在未来岗位胜任力。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诊疗技术,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也不可或缺。当今,我国高级医疗人才紧张、优质医疗资源不平衡和医患纠纷等问题突出。因此,当下社会应大力关注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问题。笔者开展关于安徽省医学生人文素养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安徽省医学本科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情况,分析影响安徽省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调查之前,查阅相关文献、书籍、政策文件等了解医学人文素养的基本情况;2、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时,参考相关学者研究,并向专家咨询,对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这4所安徽省的医学院校的本科生进行调查;3、数据分析法。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发放11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06份,回收率为96.17%,其中男性575人,女性531人。安徽医科大学270份,安徽中医药大学233份,皖南医学院351份,蚌埠医学院252份。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人文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的人文素养高于男性。医学生所学专业对人文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专业医学生人文素养高于基础医学和其他专业医学生人文素养。医学生对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知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人文素养越重要医学生人文素养更高。父母对医疗行业了解程度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对医疗行业“非常了解”的医学生人文素养比父母知识“听说过一些”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要高。所在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所在学校医学生人文素养“好”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要高于认为所在学校学生人文素养“一般”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人文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很好”的医学生人文素养高于教师教学方法“都不好”的医学生人文素养。结论: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且慢的过程,人文素养的高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性别、专业、学校、个人对人文素养重要性认知、父母对医疗行业了解程度、所在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对医学本科生人文素养产生影响。安徽省医学本科生对人文素养概念和重要性的认知有所提高,但是医学生主动提高人文素养行动力不足,大部分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医学生需要提高自我学习意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来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医学生家庭对医疗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家庭支持的缺位阻碍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父母要强化对医疗行业的了解,重视营造家庭人文培养;学校的师资资源局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国家和医学高校要强化师资力量,打造精英人文教师团队。另外学校要组织各种互动,通过校园精神在实践中整体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