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纳洛酮(Naloxone, NAL)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发生率、光镜下心肌结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6只健康级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所有大鼠随机分为4组(n=9),空白对照组(Con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min,松开结扎线(再灌注)90min;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以后同I/R组;纳洛酮预处理组(Nal+I/R组)在结扎前5 min于颈静脉按3mg/kg静脉注射纳洛酮注射液,以后同I/R组。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做出评分,光镜下观察心肌结构变化,Even’s blue-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各组大鼠不同测量时间点上观测HR、M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因素间HR、MAP指标变化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对HR、MAP指标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而各组大鼠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在不同测量时间点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因素间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变化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可共同影响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的变化(P<0.05);但IPC组与Nal+I/R组组间比较,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变化,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IPC组和Nal+I/R组的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观察IPC组与Nal+I/R组大鼠心肌结构,心肌组织的变性坏死程度及肌纤维、细胞、间质的肿胀程度都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纳洛酮可以有效维持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轻心肌组织的变性坏死程度,减少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