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包括四个试验,旨在研究探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utus)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磷的适宜水平,以及饲料中适宜的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的比例,为配制泥鳅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一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泥鳅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25%、30%、35%、40%、45%)的试验饲料对泥鳅生长和鱼体肌肉成分的影响。以进口鱼粉、豆粕、花生粕、谷阮粉、α-淀粉、混合油脂等为原料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初始平均体重为2.3g的试验鱼放养在15个0.5m×0.35m×0.42m水族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45尾,饲养周期为50d,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泥鳅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以蛋白质水平为39.68%最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蛋白质水平对饲料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蛋白质水平39.68%最佳,显著高于蛋白质水平24.18%组(P<0.05)。通过增重率与饲料蛋白质水平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蛋白质最适宜水平为39.43%。
泥鳅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与生长有关:特定生长率大时,肌肉蛋白质含量高,特定生长率低时,肌肉蛋白质含量低。泥鳅肌肉的脂肪和水分含量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68%时出现最低。为维持泥鳅较好生长和肌肉品质,饲料中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34.31%~39.68%。
试验二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泥鳅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脂肪水平(3.5%、5.5%、7.5%、9.5%、11.5%)的试验饲料对泥鳅生长和鱼肝体比的影响。以进口鱼粉、豆粕、花生粕、α-淀粉、混合油脂等为原料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初始平均体重为1.5g的试验鱼放养在15个直径0.42m高0.85m的圆桶形周转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30尾,饲养周期为50d,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对泥鳅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以脂肪水平为7.90%最佳,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脂肪水平对饲料效率的有显著影响(P<0.05),以脂肪水平为7.90%最高,高于1、2、5组。通过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最佳脂肪最适宜水平7.68%。
泥鳅肝体比受饲料脂肪水平影响显著:饲料脂肪含量11.87%试验组显著高于3.67%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试验三研究泥鳅饲料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例。配制总蛋白质含量为39.0%、脂肪含量为7.6%的5种饲料,以进口鱼粉、啤酒酵母为动物蛋白源,豆粕、花生粕为植物蛋白源,其他原料有次粉、α-淀粉、混合油脂、粘合剂及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通过改变鱼粉和豆粕的量来调节动植物蛋白比,分别为1:2、1:1、2:1、3:1和4:1,配制成5种饲料,试验泥鳅选择平均体重1.4g的泥鳅,放养在15个直径0.42m高0.85m的圆桶形周转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30尾,饲养周期为50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比的增高,泥鳅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也随之增高,但当动植物蛋白比增高达到一定水平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不再升高,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饲料动植物蛋白比为2:1时,泥鳅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都是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增重率与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呈二次曲线关系,分析得到最佳动植物蛋白比为2.5:1。
泥鳅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受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影响不显著,但肌肉的蛋白质朋旨肪比例以饲料动植物蛋白比为2:1最大,显著高于动植物蛋白比为1:2试验组。
试验四研究泥鳅饲料中适宜的磷含量。配制总蛋白质含量为39.0%、脂肪含量为7.6%的5种饲料,原料为进口鱼粉、啤酒酵母、豆粕、大豆分离蛋白、花生粕、次粉、α-淀粉、混合油脂、粘合剂及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以Ca(H2PO4)2·H2O为磷源,调节磷含量分别为0.55%、0.80%、1.05%、1.30%、1.55%,试验泥鳅选择平均体重1.4g的泥鳅,放养在15个直径0.42m高0.85m的圆桶形周转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30尾,饲养周期为50d。结果表明,随饲料中磷含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饲料磷含量0.84%试验组达最大,然后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增加,这些指标显著降低(P<0.05);饲料不同磷含量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泥鳅脊椎骨中灰分、钙和磷含量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各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为维持泥鳅最佳生长和骨骼磷沉积,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0.8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