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调是语言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可以消除语法歧义、传递信息,还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英语作为母语的语调研究已经构建出一个相对成熟完整的英语语调体系。自从Halliday(1967)从系统功能角度出发,提出语调研究的三重理论之后,英语作为母语的语调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人们对英语语调逐步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但是,与英语作为母语的语调研究相比,英语作为二语的语调习得研究相对比较少,对西北地区二语习得者的语调习得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以Halliday(1967)的3T系统(调群、调核、调型)为框架,通过对40名西北地区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至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朗读语音材料和问卷的采集、整理,运用声学软件AdobeAudition和Praat以及Excel进行声学分析、听辨实验和数据分析,比较这40名英语专业学习者与10名英国人朗读同一篇语音材料的英语语调模式,研究归纳出西北地区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调模式,力求找出学习者英语朗读中影响信息传递的原因。最后指出本研究对英语语调研究以及语调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后续研究的希望。本研究主要考察中国西北地区英语学习者朗读中的语调特征,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中国西北地区英语学习者朗读中的调群特点,调核特点以及调型特点分别是什么。通过对比发现:在调群切分方面,学习者呈现出较明显的中介语特点,停顿时间较长,调群较短,受母语迁移或方言影响作用较显著;在调核及重音分布方面,学习者朗读中出现多重音现象,信息焦点有时没有体现在最突显音节上;在调型方面,学习者能够掌握基本句型的音调,但特殊句式调型使用混乱,降调使用过多。通过了解与本族语者在调群切分、调核与重音分布以及调型选择等基本声学特征指标方面的差异,西北地区英语学习者更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发音的问题,教师也能更好地认识到语音教学中超音段语音特征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