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电视的发明再到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逐渐被媒体影响并渗透。尤其是近年来综艺节目的竞相热播,受众与媒介人物接触越发频繁,媒介人物的言行举止对受众的影响趋势也在逐渐加强。这种受众和媒介人物之间形成的类似于现实社会关系的人际关系,被称为“准社会关系”,具有虚拟性、即时性和单向性的特征。当前电视节目的不断火爆正是运用了这种“准社会关系”,最具典型性的即真人秀节目。这种与日常生活极其相似的场景,一步步消解了原本界限分明的时空障碍,并让受众自然地融进了媒体所打造的前台区域中。同时,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推进了这种准社会关系的发展势头。大学生群体在各种媒介接触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中的媒介人物建立起“准社会关系”。同时,由于他们在社交网络的活跃度较高,给这种虚拟关系的维系提供了必要条件。 本文以合肥地区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受众集中在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大一至大五学生群体及一部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准社会关系对大学生日常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何种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准社会交往的影响程度呈现怎样的不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的准社会交往存在何种差异?大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与媒介人物建立起准社会关系后,这种关系维系的稳定性与交往程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大学生建立这种准社会关系是出于什么理由?在这种准社会关系中,大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媒介人物身上加入多少想象色彩?大学生是如何辨别推社会关系与日常生活关系?媒介人物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养成具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上问题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极力地去思考探究。这就是本文的选题来由,也是本文研究的动力基于准社会关系理论,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从认知、情感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实证了性别的差异对准社会关系建立的影响并不明显,并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中的媒介人物更易与大学生建立准社会关系;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准社会关系的建立上并无显著影响;媒介人物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产生正面积极影响;由此得出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普遍较高以及媒介人物在节目中的价值取向以正面引导为主。 本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和综述的简要概括;第二部分主要是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介绍;第三部分是媒介人物对大学生观念及行为影响数据的模型建构;第四部分是媒介人物对大学生观念及行为影响数据的验证结论、数据;第五部分是结合数据进行大学生与媒介人物准社会关系分析;第六部分是对大学生受众心理解读以及媒介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如何考虑受众心理因素;第七部分是结论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