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淹是南朝时期杰出的文人,与鲍照并称。江淹的抒情性类作品为后人喜爱,尤其《恨赋》、《别赋》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无人超越;拟古类作品,表达文学观,直接影响着钟嵘和刘勰。江淹历仕宋、齐、梁三朝,宋末遭遇仕宦挫折,跌入人生谷底,齐梁两朝迎来仕途上的显达期,以荣耀而终。纵观江淹的作品,凡为人所称赞之作,多创作于政治挫折期,即贬谪时期。其贬谪时期的作品同屈原、贾谊一样充满着悲怨,不同的是,江淹以游仙求道方式获得精神的解脱,度过难捱的贬谪期。本文以江淹贬谪时期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前贤的基础上,探讨江淹贬谪文学的特色及在贬谪文学进程中的作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梳理江淹仕宦经历和辨析贬谪期间文学作品。江淹仕宦之路,先后经历了仕宦徘徊期、仕宦低谷期、仕宦显达期,三段不同的经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仕宦低谷期,江淹在仕途和家庭两方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此时又是文学创作上的最高峰,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江淹贬谪时期的作品进行统计,并对部分存在争议的作品进行辨析。第二章探讨江淹贬谪文学的形成原因。贬谪前后不同的生活经历,由侍从文人变为待罪之人,为江淹贬谪文学的形成提供了生活的土壤。贬谪前后主导思想的转变,由儒家为主变为崇佛崇道,由以仕为主变为以仕为隐,为江淹贬谪文学多主题的创造提供了思想基础。贬谪之人的政治挫折感,屈原、贾谊开创的贬谪文学的传统的影响,成为文学内部的力量,影响着江淹的贬谪文学创作。第三章分析江淹贬谪文学主题类型。江淹继承屈、贾的怀才不遇、思乡恋国主题,对香草美人意象的涉及不但扩大了范围,而且对其描写更加细致入微。经历了切身体会后,江淹发展了生死离别主题,将个人的生离、死别上升到人类整体的生死离别,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哲理性。江淹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祈求游仙求道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开拓游仙求道主题,是屈贾主题的升华。第四章讨论江淹贬谪文学的独特风格。江淹用各类题材抒发悲情,用语言体现悲情,用景境再现悲情,使贬谪时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同时注意技巧的运用,或布景淋漓,或刻画细腻,或引经用典,或巧妙布局。同时江淹运用多种形式表达悲情,使情抒发得更加透彻;巧妙搭配各种色彩;注意运用气和力以体现骨力,三方面的结合形成其作品奇艳有骨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