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套身心训练技术,儒家心性论的实际价值突出体现在其训练技术上,但已有研究似乎对此并不重视,反而更关注儒家心性思想的理论研究。随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儒家心性思想逐渐被应用于中医养生、教育等领域,而儒家心性训练的技术却一直停留在哲学思辨的层面,较少从心理学视角直接对其训练内容和技术展开系统化诠释,而将儒家心性训练作为一种干预方式探讨它的效果或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宋明时期儒学家尤为重视心性训练,且这一时期对心性探索的深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本研究将宋明儒家心性论作为研究材料,尝试从心理学视角构建儒家心性训练的理论体系及其技术方法,并基于此编制心性训练课程,探索其实际干预效果。众所周知,正念训练本源自于佛教四念处理论,Kabat-Zinn博士结合心理学理论,将其去宗教化后引入心理学领域。故正念训练本质上是由佛教心性论演变为心理学理论及训练,正念训练技术的成功提炼为从心理学视角重构儒家心性训练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提供了成功的示范。鉴于正念训练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正念训练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发现注意是正念训练的核心机制,还发现通过提升主体的正念觉察水平能够提升道德。这与儒家心性训练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故本研究选择正念训练与儒家心性训练进行理论和实证的比较,探讨儒家心性训练的心理机制。研究主要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理论研究:尝试从心理学视角梳理、重构儒家心性训练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并将其与正念训练进行理论比较;(2)实证研究:基于第一部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编制儒家心性训练课程。采用3(训练方式:儒家组、正念组、控制组)×2(测试时间:前测、后测)的混合实验设计探索儒家心性训练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理论研究结果:以宋明时期儒家心性论为研究材料,从心理学视角构建儒家心性训练的理论体系及技术方法,得出:①儒家心性训练是以“伦理道德本体”为核心的冥想(meditation),它通过静坐(meditation)和道德实践来获得静定之境,唤醒、深化、提升人的道德自觉意识,体认道德本体的端倪。其训练内容包括身心免疫、注意功能以及高级心智机能训练,尤其强调在人伦日用中保持对心性本质的体认;②基于上述理论体系,将儒家心性训练的主要技术概括为收敛身心之静坐、省察克己之静坐以及养出端倪之静坐。③将儒家心性训练与正念训练的内容和技术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具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关注觉察和道德,但更强调两者在逻辑起点、评价标准以及心理机制侧重点上存在的差异。(2)实证研究结果:觉察力水平上,两种训练均能提升觉察力:①儒家组和正念组觉察力水平均有显著提升,②两种训练在提升觉察力上没有显著差异;道德敏感性上,儒家心性训练优于正念训练:①儒家组被试在“关爱与伤害”的道德敏感性维度上有显著提升,在道德敏感性的总体水平上前后测呈边缘显著;而在公平/互惠、忠诚/内群体、权威/尊重的道德敏感性维度上均没有显著差异;②正念组在道德敏感性总体水平以及各个分维度上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③儒家组、正念组和控制组在道德敏感性的总体水平以及各个分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道德判断上,正念训练优于儒家心性训练:①正念组在“非个人卷入型”道德两难问题上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在“个人卷入型”道德两难问题以及总分的前后测上没有显著差异;②儒家组在道德两难问题“个人卷入型”、“非个人卷入型”以及道德两难判断总分的前后测上均没有显著差异;③正念组、儒家组和控制组在道德两难判断的组间比较上均有显著差异,儒家组与正念组均优于控制组。在主观报告结果上,两组被试均报告觉察力和道德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