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乙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P组),丙酮酸乙酯治疗组(T组),每组24只。SAP模型由5%牛磺胆酸钠大鼠胆胰管逆行注射诱发而成。模型成功后T组立即行丙酮酸乙酯腹腔注射(40mg/kg,每6小时给药一次),P组腹腔注射等量乳酸钠林格氏液,S组仅开腹翻动胰腺,不制作SAP模型。术后各组于3、6、12小时三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血清标本,每次8只。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1L-6)、高迁率族蛋白-B1(HMGB-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切取肝组织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   1.血清ALT、AST、TNF-α、IL-6、HMGB-1变化:P组血清ALT、AST水平在重症胰腺炎诱导后随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高,均显著高于S组(P<0.05),T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P组(P<0.05),但仍高于S组(P<0.05);P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重症胰腺炎诱导后逐渐升高,6小时达高峰,12小时后开始出现降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S组(P<0.05),T组各时间点TNF-α、IL-6水平则明显较P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S组(P<0.05);在3小时点,三组HMGB-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组血清HMGB-1水平在重症胰腺炎诱导后6小时达开始升高,12小时达高峰,较S组明显升高(P<0.05),T组HMGB-1水平在6、12小时则明显较P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S组(P<0.05)。   2.肝脏组织中NF-κB活性:S组在3、6、12小时均只有少量肝细胞的NF-κB活化,P组在SAP模型建成功后可见大量肝细胞的NF-κB活化,随着时间延长,NF-κB活化后的肝细胞越来越多,T组NF-κB活化后的肝细胞数量各时间点则较P组显著减少(P<0.05)。   3.胰腺和肝组织病理观察:肉眼观察S组肝组织正常,P组与T组可见腹腔内大量血性腹水,胰腺充血水肿、明显坏死,呈深褐色;肝脏充血肿胀,呈暗红色;肠系膜及大网膜可见大量皂化斑。光镜下:S组胰腺组织正常,P组胰腺早期间质充血、水肿明显,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呈片状坏死、出血;12小时后胰腺间质水肿明显,可见大片坏死、出血,小叶轮廓破坏并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T组胰腺组织也可见充血水肿、片状坏死、出血、小叶轮廓破坏,但12小时后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光镜下:S组肝索排列正常,肝细胞无变性、坏死;P组可见肝脏在SAP模型成功后3小时开始出现肝细胞水肿,肝窦扩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6小时可见点状坏死,汇管区内有较多炎细胞浸润,12小时后更明显。T组各时间点较P组减轻。   4.肝组织电镜观察:S组各时间点肝脏超微结构正常;P组表现为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消失,内质网肿胀,细胞浆内空泡变性。T组对应各时间点肝细胞损伤较P组减轻。   结论:丙酮酸乙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和TNF-α、IL-6、HMGB-1等多种早晚期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损伤。
其他文献
通过三种氮肥处理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各生育期NR活性及产量、产量性状的影响,阐述了NR活性与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分蘖期始,小麦叶片NR活性表现出逐渐上升的
周利群1961年出生于湖北广水市,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教育系。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旅游工艺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 Zhou Liqun was born in Guangshui Cit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分类法是必备的工作用书,分类法的编制原则是按照学科属性进行类目设置。但是不同时期的分类法却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导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机检平台的建立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少数民族文献检索仍主要依靠手工查询各种工具书来完成。高校图书馆根据教学科研需求及馆藏文献特色,科学合理地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方法途径,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
目的:观察低剂量浅层X线治疗婴幼儿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低剂量浅层X线治疗婴幼儿毛细血管瘤382例,每次治疗剂量1~2 Gy,每周1次,总剂量不超过10 Gy,随访观察1~5年。结
目的:   模糊适应指的是指眼睛处于模糊环境一段时间后视觉分辨能力的提高,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多推测是神经系统代偿所引起。模糊适应可能与近视进展有关联,本研究通过检测受试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布特点及其与重症G+球菌肺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59例重症G+球菌肺炎
背景得益于2006年CAP研究,甲基黄嘌呤类药物,特别是枸橼酸咖啡因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明确,但在不同呼吸支持状态下的临床效果有待评估及探讨。目的
目的:  评价亚甲蓝(methylene blue, MB)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