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判据,生态承载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基础。进行潜在生态承载力研究,不仅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示作用,更可为定量化研究生态承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进而找到疏解承载压力、增强生态承载能力、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基于NPP的生态足迹法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潜在NDVI”和潜在NPP,并引入低生产力土地改进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域(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潜在生态承载力,分析了其“潜在NDVI”、潜在NPP及潜在生态承载力的空间格局,并探索了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反馈,揭示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潜在承载空间和生态修复压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潜在NDVI”分布特征及其与2015年现实NDVI差异对比:从整体来看,全国范围内“潜在NDVI”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低值多分布在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带,高值多出现在低、中山平原区。400 mm等降水量线成为高值与低值的分界线。良好气候条件控制下的低、中山平原及西北部高大山脉沿线植被恢复的可能性较大,自然荒漠地带不太可能实现自然恢复。植被不可恢复区(差异率<-30.00%)与难利用土地及沙漠边缘的水浇地高度吻合。无效区(-9.99%<差异率<10.00%)在东南部分布较多,东北部较少,西部则呈现不规则斑块状。完全可恢复区(差异率>30%)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高原的西缘、昆仑山脉及天山山脉和阿尔金山沿线、准噶尔盆地等生态破坏极其严重的区域。(2)潜在NPP分布特征及其与2015年现实NPP差异对比:从整体来看,潜在NPP呈现出西南及东部沿海地区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高值区主要为降水丰裕、气温较高、蒸散略低的区域,戈壁、沙地等难利用土地虽表现出最低值,但部分区域仍可发育少量的潜在NPP。依据潜在NPP与2015年现实NPP的差异,研究区2015年的NPP现状可被划分为3大部分:西部高潜力区,北部低潜力区和南部非潜力区。(3)潜在生态承载力空间特征: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与当地的环境状况、土地资源和人口数量密切相关。潜在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空间差异巨大。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及甘肃等7省区潜在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可达1 hm~2/人以上,环绕中国东北-西北-西南以“Y”字形分布。北京、天津和上海最低,均不足0.1 hm~2/人。潜在生态承载力与2015年现实生态承载力差异对比:从产量因子与均衡因子来看,不同生物资源用地中,潜在均衡因子和2015年相比差距较大。除水域和林地(能源用地)外,其他类型的土地潜在生物生产力要高于2015年。而生态环境越好的省域,各类各时期的产量因子越高,且各类之间的差异越大。低生产力土地的产量因子最高且在各省域之间的差异最大,水域和草地在大多数省份,尤其是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省份多表现出2015年产量因子高于潜在产量因子的趋势,而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能源用地)在各时期因省不同。从人均生态承载力来看,人类对天津、山西、青海、新疆和西藏5省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多的是干扰和破坏,负向作用和生态修复压力最大。江苏、湖北、江西、广东4省的潜在人均生态承载力与2015年现实人均生态承载力相当,人类活动在其中起到的积(消)极影响并不明显。广西、浙江、福建、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南和海南9省市的生态承载力发掘空间和生态修复压力最小,人类活动的正向反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