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网络购物报道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购物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是经济领域内的一个热点现象和重点议题,网络购物报道也是经济类报道中的重点报道,因此网络购物报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人民日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是我国主流媒体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份报纸,通过对比研究两报的网络购物报道,可以发现两报分别是如何报道网络购物议题的。《人民日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的网络购物新闻报道主题各有侧重。《人民日报》最关注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而《21世纪经济报道》最重视电商等网络购物企业的发展情况。在语言风格方面,《人民日报》具有书面语与口语配合得当的特点,《21世纪经济报道》则多运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流行语。在报道特色方面,《人民日报》为网络购物消费者打造服务性报道。虽然数量有限,但仍能够多元化、较全面地呈现网络购物报道,其报道的观点和倾向体现了主流官媒的立场,报道的可读性较强。《21世纪经济报道》具有高端的报道定位,报道中立性与专业性兼具,擅长以深度报道挖掘网络购物现象的深层意义,且运用了丰富的流行语。传播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两报为代表媒体的网络购物报道在“双十一”光棍节符号演变的过程中均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虽然传播目的皆是为了引导与说服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但两报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效果却都十分有限。《人民日报》对网络购物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传播效果存在偏差与弱化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范围和视野过于“内向”,可读性欠缺、服务性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分别提出了优化与改进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大陆非营利组织(NPO)近年来大量出现,给社会的公益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大陆的地方NPO组织具有所有NPO组织的特性,即在谋求建立和谐社会、发展本组织、在社会领域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走向市场以来,中国电视业一直在寻求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评估体系以规范行业行为。作为产业集团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电视频道也需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估体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