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高频电磁波辐射治疗对人体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作用。根据高频电磁波治疗的作用机理,在临床上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在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视觉功能的变化和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与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相比较,探讨高频电磁波辐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2.探讨p44/42 MAPK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1.将42例(57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7眼)、对照组22例(30眼)。对照组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高频电磁波辐射加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视野的变化,并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测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后睫状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单位时间平均最大血流速度(TAMX)、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2.应用MEK1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持续阻断p44/42 MAPK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系MC3T3-E1中的活化;通过组织化学染色试验观察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体外钙质沉积情况;半定量RT-PCR试验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分析试验测定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1.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和使用高频电磁波辐射加复方樟柳碱联合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 < 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视力水平提高更显著(P < 0.05)。视野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视野缺损百分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视野缺损百分数降低更显著(P < 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单纯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和高频电磁波辐射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治疗前有改善(P <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PSV、EDV和TAMX方面改善更显著(P < 0.05),在参数RI和PI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中PSV和EDV较治疗前升高(P < 0.05),TAMX、RI和PI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眼动脉在治疗后除搏动指数外,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 0.05),两组之间PSV、EDV和TAMX检测结果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治疗后PSV和TAMX有明显增高,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 < 0.01);治疗组睫状后短动脉除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外其余参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P < 0.01),且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 < 0.05)。2. PD98059药物不仅提高MC3T3-E1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同时促进成骨细胞体外钙沉积和成骨特异基因的表达。而且PD98059药物作用后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启动子的活性也显著提高。结论1.高频电磁波辐射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可显著提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改善视野缺损范围,其改善程度优于单纯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加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平均最大血流速度,改善眼部供血环境,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持续阻断p44/42 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