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蔓藤抗肿瘤活性成分及钩吻素甲体内外代谢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um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 Benth.)为马钱科(Loganiaceae)胡蔓藤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以及东南亚等南部地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胡蔓藤又称钩吻、断肠草、猪人参等,其全草有毒,以嫩叶毒性最大,是世界著名的毒性植物。中医理论认为,胡蔓藤性温,味苦、辛,有大毒,易外用。据文献报道,胡蔓藤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临床上也多以外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近些年来,临床上也开始使用胡蔓藤来治疗疼痛、癌症、炎症等。小鼠荷瘤实验表明:胡蔓藤的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瘤活性,为进一步明确活性物质基础,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手段对胡蔓藤水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共得到4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的测定、波谱数据分析(UV、MS、1D NMR、2D NMR等)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11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是钩吻新碱甲(gelsenine,1)、11-甲氧基胡蔓藤碱甲(11-methoxyhumantenmine,2)、14-hydroxy-19-oxogelsenicine(3)、19-羟基二氢钩吻绿碱(19-hydroxydihydrogelsevirine,4)、钩吻素子(koumine,5)、胡蔓藤碱甲(humantenmine,6)、gelsemoxonine(7)、胡蔓藤碱己(humantenine,8)、钩吻绿碱(gelsevirine,9)、钩吻素甲(gelsemine,10)、阿枯米定(akuammidine,11);25个非生物碱成分,分别是胡蔓藤苷A(gelsemiunoside A,12)、胡蔓藤苷B(gelsemiunoside B,13)、(7R,8S)-7,8-dihydro-7-(4-hydroxy-3-methoxyphenyl)-8-hydroxylmethyl-3’-methoxybenzofuran carboxylic acid(14)、钩吻苷A(gelsemoside A,15)、3β-羟基-27-p-(E)-咖啡酰基-12-烯-28-羧基乌苏酸(3β-hydroxy-27-p-(E)-coumaroyloxy-ursan-12-en-28-oic acid,16)、3β-羟基-27-p-(Z)-咖啡酰基-12-烯-28-羧基乌苏酸(3β-hydroxy-27-p-(Z)-coumaroyloxy-ursan-12-en-28-oic acid,17)、钩藤酸E(uncarinicacid E,18)、钩吻苷B(gelsemoside B,19)、4-O-咖啡酰基奎宁酸(4-O-caffeoylquininicacid,20)、1-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O-caffeoylquininic acid methyl ester,21)、1-O-咖啡酰基奎宁酸(1-O-caffeoylquininic acid,22)、香草酸(vanillic acid,23)、3,4-二羟基苯甲醛(3,4-dihydroxyl-phenyl aldehyde,24)、阿魏酸(ferulic acid,25)、咖啡酸(caffeicacid,26)、3,4-二羟基苯印酸(3,4-dihydroxyl benzonic acid,27)、丁香酸(s(?)rin(?)ic acid,28)、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lbenzonic acid,29)、莨宕葶(6-methoxyl-7-hydroxylcoumarin,30)、6,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6,7-dimethoxyl-8-hydroxylcoumarin,31)、滨蒿内酯(scoparon,3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3),其中化合物1、2、12、13、15、19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4、16~18、20、21、24、26、29、30、31、3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的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以A375-S2细胞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的筛选。经过比较发现,所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物没有显示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而与之相比较,非生物碱类化合物16、17、18却显示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根据文献报道,胡蔓藤中主要含有吲哚类的生物碱成分,而其主要的药理活性及临床疗效确切,因此考虑胡蔓藤的生物碱在体内经过代谢后形成的代谢物可能具有新的生物学活性。采用体外肝微粒体温孵实验模拟体内代谢的环境,对胡蔓藤生物碱钩吻素甲(gelsemine)进行了初步的代谢研究。结果显示,钩吻素甲在经肝微粒体代谢主要生成5个代谢物,利用波谱学手段鉴定了其中2个代谢物的结构,分别为4-N-去甲基钩吻素甲(4-N-demethoxygelsemine,M1)与21-氧钩吻素甲(21-oxogelsemine,M2),经对原药与代谢物结构特点比较,分析钩吻素甲在体内可能的代谢途径,认为氧化和去甲基化是主要代谢方式,细胞毒活性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个代谢产物的活性均较原化合物活性增强。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的新方法,我们用自己建立的广西麻鸭乙肝感染模型,对荔枝核、莨芀花和罗浮粗叶三种中药材的抗病毒及护肝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高剂量荔枝核水
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实现安徽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已经成为全省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作为政府价格工作的主管部门,如何在奋力崛
期刊
本文对加拿大红枫(Red maple)和美国蓝莓花(Blueberry flower)的化学成分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并采用紫外图谱,红外
在板栗树栽培过程中,修剪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合理的整形修剪能够促进板栗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针对板栗树枝条类型,归纳总结出一套科学
目的探究反复性自然流产不孕患者的封闭抗体水平,并对其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方法选取反复性自然流产不孕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封闭抗体水平测定,随后给予淋
广西壮族自治区价格监督检查分局认真组织开展的2004—2005年度规范化检查所考核验收工作,日前圆满结束。自治区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在对38个申报单位书面材料进行审核的基础上,
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高发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丧失及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近年来,AD发病率呈
荨麻属植物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等地,在我国是传统的可药可食野生植物。具有袪风除湿,活血止痛,平肝定惊,消积通便,解毒,抗疲
紫杉醇(taxol)是Wall等首次从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迄今为止最具抗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之一。本论文围绕紫杉醇的生物合成
构造垄断厂商序贯推出两个世代新产品的模型,厂商选择推出产品的时间、质量并进行定价,利用消费者效用模型刻画了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建立了厂商的利润函数。通过模型推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