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前全球环境的严峻挑战,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严重关切与忧虑。2009年12月7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隆重举行,期间有超过85个国家的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此次会议,目的是共同商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的后续方案,为各国减排指定量化目标。虽然这次会议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但掀起了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的热潮,也引发了寻找应对气候变化可行方案的激烈讨论,气候变化报道数量大幅增加,也逐步深入。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不仅涉及到气候和环境,还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有较高的报道难度。如何从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把握好报道的立场和原则,既准确及时地向大众传达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政策,让大众了解气候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又不造成误导和混乱,这给我国媒体的气候报道策略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报纸媒体具有深度报道优势,在受众心中具有较强的信誉度,是进行气候变化报道的重要舆论阵地。《人民日报》,《科学时报》和《南方周末》都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且有鲜明特色的大报,分别代表着执政党的权威,科学界的观点和社会的声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参照性。本文通过对这三家报纸2006年至2010年五年来的气候变化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来总结我国报纸媒体今年来气候变化报道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报纸媒体进一步做好气候变化报道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近些年来我国报纸媒体气候变化报道呈现的特色包括:(1)报道量快速上升并有起伏;(2)重视国际新闻和科学新闻;(3)保持客观倾向并倾向乐观;(4)消息依赖政府和科学机构;(5)侧重消息、通讯、专访体裁;(6)报道版面集中在重要版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忽视社会民生视角,贴近性不够;(2)内容缺少深广度,舆论引导力不足;(3)报道视角单一,缺少思辨批判精神;(4)报道方式模式化,难以吸引读者;(5)报道数量起伏大,缺少常态关注;(6)消息来源单一,均衡性存在欠缺;(7)对外传播不畅,维护国家形象不力。根据我国报纸媒体气候变化报道的特色与存在的问题,参考传播学和新闻学理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就我国报纸媒体如何进一步做好气候变化报道提出了以下建议:(1)增加报道深厚度,满足受众信息需求;(2)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吸引力;(3)把握舆论环境,赢得舆论主动权;(4)提升记者素养,提高报道专业性;(5)设置专栏专版,促进报道常态化;(6)拓宽消息来源,提高报道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