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完善大学外部治理结构,构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是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探求构建大学与社会的良性关系,既是完善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大学在创造知识、服务社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大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在大学发展起究竟应起怎样的作用,大学在处理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定位自己,我国大学与社会关系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与社会关系的演化脉络进行了分析。1949-1978年:大学被动适应社会发展;1978-1992年:大学与社会积极互动;1992年至今:大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研究发现,我国大学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大学定位不准确;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被动;社会在大学发展中承担责任不明;缺乏沟通大学与社会的适切平台;缺乏保障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完善制度。其次,论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美国、英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概括总结了两国大学在处理与社会关系上的特点。其中,美国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较为主动,强调大学服务社会;而英国大学虽然依据社会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但依然坚守着大学的精神,确保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高质量,注重大学引领社会的作用。通过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大学与社会关系的经验,本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针对性对策:准确定位大学;建立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机制;明确社会在大学发展中的责任;搭建沟通大学与社会的适切平台;建立健全大学与社会关系的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