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 G-四链体识别和谱学技术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筛选及结构鉴定一体化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途径,是缩短创新药物周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建立一套快速、经济、高命中率的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是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在研究生物靶分子和生物活性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颖的基于DNA G-四链体识别和谱学技术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筛选及结构鉴定一体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中药黄莲和黄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生物活性小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CD)、分子力学模拟等技术研究了杂环烯酮缩胺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在主体结构相同时,苯甲酰基取代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能力比硝基取代化合物强;而且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倾向于与人血清白蛋白的IIA亚域结合。该研究结果为将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结构优化和开发成药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随后设计了一种叶酸(FA)-人血清白蛋白(HSA)-米托蒽醌(MTO)三元靶向给药体系。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结果证实了叶酸、人血清白蛋白、米托蒽醌能够形成三元复合物FA-HSA-MTO;细胞毒试验显示:FA-HSA-MTO三元体系的细胞毒性比单独MTO高出30%。本研究证明FA-HSA-MTO三元靶向给药体系理论上可行。该部分工作已发表SCI论文3篇。   2.药物小分子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谱学特征   采用1H NMR技术研究了各种富含鸟嘌呤的DNA序列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形成的G-四链体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金属离子的种类及金属离子的浓度等因素都能影响多种富含鸟嘌呤DNA序列所形成的G-四链体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但是,序列d(TTGGGGT)和d(TTGGGTT)所形成的G-四链体的结构及其稳定性却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选取适合于建立从天然提取物中筛选G-四链体稳定剂方法的分子靶点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采用CD和1H NMR技术研究了G-四链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谱学特征,总结出DNA靶分子G-四链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的CD、1H NMR的变化规律如下:1)变温CD和变温1H NMR实验中:当存在能与G-四链体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时,G-四链体特征信号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出现;2)在1H NMR实验中,当存在能与G-四链体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时,G-四链体特征信号—亚氨基质子信号会发生展宽或漂移。该研究结果为利用G-四链体进行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的谱学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3.基于G-四链体识别和谱学技术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筛选及结构鉴定一体化方法的建立   设计了一种基于G-四链体识别和谱学技术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筛选及结构鉴定一体化方法。首先,通过1H-NMR谱中G-四链体亚氨基质子化学位移的变化判断天然提取物中G-四链体配体的存在;其次,利用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DOSY)对G-四链体配体进行虚拟分离,得到其特征峰;最后,再进一步利用异孩单量子相关(HSQC)、异核多键相关(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解析,得到G-四链体配体的化学结构。为了检验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作者设计了一个由小檗碱、青藤碱、牡丹酚和维生素C组成的模拟天然提取物的模型体系。应用该方法,在没有生物活性导向的分离条件下,我们直接从模型体系中确定出了唯一的G-四链体配体小檗碱的分子结构,说明该方法是成功的。该部分工作已在《Biochime》上发表。   4.基于G-四链体识别和谱学技术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筛选及结构鉴定一体化方法的应用   通过对中药黄莲和黄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完成了基于G-四链体识别和谱学技术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筛选及结构鉴定一体化方法可行性的验证。采用荧光光谱、HPLC、IH NMR等实验考察了方法的选择性和检测限。对于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作者的方法倾向于确定出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6%(质量百分比含量)。这种简便、高效的从天然提取物中筛选靶向化合物方法实现了天然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和结构鉴定。该部分工作结果已在《Angew. Chem.-Int. Edit.》发表,并被《Nature·China》选为研究亮点进行评述和介绍。
其他文献
绘本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已经相对成熟。我国绘本起步相对较晚,本土原创绘本民族化稀缺,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缺失。因此,中国的绘本创作需要大力复苏中国民族文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化学方法制备低铂载量的Mo系和W系复合催化剂,利用循环伏安、动电位扫描等电化学方法,结合扫描电镜、能量散射光谱物理分析测试等表征手段,表征所制备催化
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和饮茶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饮茶的根本目的都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首要.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稀土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磁、光、电、超导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高科技领域,受到众多科学者的关注。稀土合金制备方法包括离子镀、阴极溅射,真空蒸镀等,这些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相
典型的结晶聚合物在受到单轴拉伸时,其应力-应变曲线都会经历弹性变形、应变软化、应变硬化以及断裂的四个阶段,在这些过程中,聚合物内部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变化:从球晶结构转变成
烯烃和醇是化工过程中来源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有机原料,如能将二者联合起来并转化为更有用的长链及功能化烯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实现了Lewis酸Cu(OTf)2催化的烯烃与烯丙基醇的选择性烯丙基化反应,建立了烯烃C-H键的烷基化新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作为F-C烷基化反应的补充。第一章介绍了简单烯烃C-H键的功能化方法及本课题的由来,烯丙基醇和苄醇参与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
作为一种新型合成陶瓷材料,La2Ti2O7已被广泛地用作压电材料、光电材料、铁电材料、温度补偿电介质材料等。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良好的化学活性及稳定性,因此,La2Ti2O7在
金属及金属团簇与有机小分子的气相反应被认为是研究非均相催化体系的理想模型,而且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形成的复合物也是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二元团簇尤其是含第III、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