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抑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显著低于股票上市初期的交易价格(通常用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格来代表上市初期的交易价格),投资者因而能够获得超额初始收益的现象。IPO抑价本质上是一个市场效率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这一金融异象被发现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IPO抑价广泛存在于各地证券市场,新兴市场抑价幅度远远高于发达市场。同时,他们提出许多假说来解释这一异象,但没有一种假说得到经验证据的广泛支持。因此,一些学者把IPO抑价看成是金融学十大不解之谜之一。现有的文献表明,中国的IPO抑价幅度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制度特征,国外IPO抑价假说并不能对中国异常高的IPO抑价率给出合理的解释,虽然许多学者也从制度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现有的文献侧重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整体的IPO抑价情况,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IPO抑价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对成立仅仅四年的中小企业板的IPO抑价进行分析,试图了解中小企业板的IPO抑价情况,对中小企业板的IPO抑价进行解释,并对提高中小企业板的运行效率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制度、控制权和行为四个角度,对国外的IPO抑价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对研究中国IPO抑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同时,对中小企业板的制度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本文以中小企业板前13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主流的不对称信息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板的IPO抑价幅度是91.07%,显著高于同期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幅度,但是不对称信息假说仅能部分解释中小企业板的IPO抑价。“赢家诅咒”假说和道德风险假说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而信号传递假说、市场反馈假说和流行效应假说则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结合中小企业板的制度特征,本文从二级市场定价过高的角度对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IPO抑价分析的是一级市场价格和二级市场价格收敛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二级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的二级市场定价过高。从供给角度来看,证监会对IPO的发行规模进行上限控制,导致新股的供给小于需求;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板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加剧了供求矛盾。本文的经验研究支持二级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中小企业板IPO抑价。因此,为提高中小企业板的运行效率,有必要同时改革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如改核准制为注册制,引进卖空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