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精神自由:《欢乐之家》的萨特存在主义解读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xton,1862-1937)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性作家。她曾在1920年以小说《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获得普利策奖,而190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则是她的成名作。《欢乐之家》这部小说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主人公莉莉的命运,吸引了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评论。《欢乐之家》的女主人公莉莉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上流社会家庭。面对着奢华的物质世界和贫瘠的精神世界,她身处在塞尔顿及她母亲等人带来的种种限制之中。她想要听从母亲的话,去获得她所希望的奢华生活;同时,她意识到在她内心深处渴望获得真爱,获得精神的自由。在物质诱惑和精神自由中,她不断做出选择,最终选择了精神自由。   此文运用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对主人公莉莉的命运进行解读。本文首先分析了莉莉周围的他人给她所带来的种种限制,并进一步分析了莉莉在这种种限制中所做出来的选择。根据萨特的观点,虽然人的存在会受到他人的限制,但是人是自由的,只有人坚持自由并做出选择,人才能超越他人的限制,获得自由。在莉莉短暂的一生中,虽遭遇他人种种限制,但她一直坚持所追求的自由。她最终冲破他人带来的限制,获得了精神自由。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述。第一章介绍了萨特存在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一是萨特对他人的观点——他人即地狱;二是萨特认为人的自由是被判定的,人有自由进行选择来实现自己的自由。第二章根据萨特对于他人的观点来分析主人公莉莉所受到的周围人的具体影响,包括来自她母亲、朋友和情人的影响。第三章根据萨特的自由选择观来探讨莉莉在物质诱惑和精神自由中进行选择,最终选择并获得了精神自由。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所得到启示:人们在追求自由时,必定会遇到物质诱惑和精神自由二者之间的选择;当二者不能同时享有时,选择精神自由才能获得幸福。
其他文献
肖英卡是当代非洲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小说家、评论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就受到非洲、欧洲批评家的关注。1986年,肖英卡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非洲作家,他的作品被全世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宣传《江泽民文选》,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新闻的语言及结构形式进行分析来研究英语新闻中所体现的认同策略。   本文从《纽约时报》、美联社、BBC新闻、路透社、《中国日报》和新华社随机收集
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换届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三个
学位
期刊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作品关注女意识、专注于表达女性的诉求,宣言女性独特的价值,表现出对女性前途和命运的
近日,StorageTek(美国存储技术公司)宣布推出该公司最新的虚拟磁产品V960共享虚拟磁盘阵列(SVA)磁盘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