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已经形成了完美的形式体系,成为东方绘画的典型代表。“文化是民族性的存在,在各民族文化呈现向强势文化趋同的态势下,有必要强调文化的民族性,使世界保持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和增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所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不仅是本民族的任务,也是世界性的责任”。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中国画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传统笔墨”作为中国画学科本体,它包容了构建中国画的核心因素,所以加强“传统笔墨”教育对学生开阔文化视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画作为一门学科,它由学科本体和学科教育功能两部分构成。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学美术教育同样如此。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市保淑塔实验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和美术教师就中学美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目前普通中学开设美术课课程,从课程结构看来,虽已设置中国画的内容,但教学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分类不明确,对一些重要概念、技法的表述存在着误导或表述不清等问题;在岗的中国画教师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水平相对一般,在教育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科的本体与学科的教育功能两者关系没有很好的协调运用。凡此种种,致使学生对中国画的基础技法、知识了解不多,对传统笔墨的理解则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状态必将对中国画的传承产生消极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分类对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美术教育要借此东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传统笔墨”作为中国画学科本体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科本体与学科教育功能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传统笔墨”在中国画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