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术前肾脏CT增强图像综合评估肾脏肿瘤的解剖特征,以探讨改良R.E.N.A.L.评分系统对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因肾肿瘤(直径<7cm)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共106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0天内行肾脏CT增强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经培训后依据R.E.N.A.L.评分来描述肾脏肿瘤的解剖特征,并按总评分将手术难度系数由低到高分为三组:低度组(A组)、中度组(B组)、高度组(C组)。然后通过调整肿瘤最大径的评分界值,同时增加肾周脂肪厚度和肾动脉支数这两评分项目等方法对R.E.N.A.L.评分系统适当改良,按改良评分高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难度进行分组:低度组(D组)、中度组(E组)、高度组(F组),并且将肿瘤侵及肾蒂主要血管的病例用后缀“h”标注,直接归为高度组。从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围手术因素(如手术历时、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分析改良R.E.N.A.L.评分系统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并比较改良前后两种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R.E.N.A.L.评分系统手术难度分组结果为A组42例、B组53例、C组11例,改良评分系统分组结果为D组31例、E组60例、F组15例。比较各组之间年龄、性别、患侧、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患侧术前肾小球滤过率等一般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分析,结果显示改良前后两种评分系统均与手术方式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且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两种评分系统的总分均值,发现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有关两种评分系统与围手术期各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显示,R.E.N.A.L.评分中A、B、C三组间的手术历时和热缺血时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间两两比较显示A和B两组间的手术历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B组和C组之间的热缺血时间比较亦未发现统计学差异;而改良评分中D、E、F三组间的手术历时和热缺血时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1),并且D组和E组、D组和F组、E组和F组的手术历时和热缺血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评分系统与术后住院时间之间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两种评分系统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发现R.E.N.A.L.评分中A、B、C三组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R.E.N.A.L.评分中D、E、F三组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ROC曲线进一步验证两种评分系统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效能,得出改良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670)大于R.E.N.A.L.评分系统(0.629)。结论:基于CT的改良R.E.N.A.L.评分系统对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估与手术方式、手术历时、热缺血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明显相关,能于术前客观地量化评估手术难度;并且改良评分系统较R.E.N.A.L.评分系统更符合临床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手术的特点,术前对手术难度的评估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能更高,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