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烃类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系统方案及推力调节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能够在实现飞行器地外天体软着陆、提高轨道机动和交会对接精度、提高导弹灵活性及提高组合循环发动机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低温推进剂及电池电机技术的发展,低温电动泵增压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以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电动泵增压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从以变推力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轨迹优化开始,然后开展系统方案设计,进一步为系统动力学仿真提供部组件组成及仿真参数,最后基于开环结果开展了闭环控制研究。针对采用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地面垂直起降飞行器,设计了典型的三种飞行模式,包括垂直起降无平移、垂直起飞平移垂直下降以及垂直起飞平移垂直下降自主着陆等,基于高斯伪谱法对上述飞行模式开展了轨迹优化。结果表明,高斯伪谱法适用于地面垂直起降飞行器轨迹优化。在实现预定飞行轨迹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推进剂的消耗量,增大了留给飞行器结构质量的余地。且在模式一中,推力呈现准Bang-Bang控制的形式;在模式二和模式三的平移段和垂直下降段中,推力呈现Bang-Bang控制的形式。另一方面,通过权重法在优化目标中引入推力变化率的二范数项,能够有效抑制推力波动。首次对液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开展多循环方案比较研究。针对电动泵增压、挤压式以及分级燃烧循环等三种增压方式,分别给出其状态和结构参数分布,对涡轮流量占比、泵功率等开展了参数化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对不同系统方案系统干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就干重而言,受到电机和电池质量的限制,与补燃循环系统相比,电动泵增压系统不具备优势。基于与液氧煤油方案相似的任务剖面,首次对液氧甲烷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展了不同循环方案设计。针对电动泵增压系统,开展了泵功率性能及干重研究。针对膨胀循环系统,建立定混合比条件下变工况过程中冷却通道出口温度估算模型,给出了不同工况下单双涡轮状态参数分布,对比了单双涡轮调节方案。考虑到膨胀循环和电动泵系统低室压的缺点,将两种增压方式有机结合,提出了并联式电热协同增压方案,可有效提高额定工况室压。进一步地,提出了适用于协同方案变工况的临界室压概念,揭示了涡轮工质流量及临界室压变化规律。对液氧煤油电动泵变推力系统开展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建立包含冷却通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针对单点工况开展时域结果分析,针对调节工况开展时域和频域结果分析。进一步地,提出了该系统动态响应方面存在的短板效应以及改善短板效应的方法,揭示了相比传统涡轮泵发动机该系统具备抗干扰能力的原因,设计了推力正向和负向调节时的差异化变工况方案,最后分析了氧转角横担和燃料转角横担权重因子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开环系统响应特性结果,开展液氧煤油电动泵变推力发动机控制方案设计,提出了混合比依赖室压变化的双控制目标方案。进一步地,选择氧转角横担和燃料转角横担权重因子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不解耦双PI控制器,设计了控制系统框架。基于控制系统框架,给出了系统仿真模型,最后分别开展了阶跃信号和斜坡信号下闭环系统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阶跃和斜坡信号下,比例控制主要造成控制目标的波动及振荡,而积分控制造成控制目标的稳态误差存在。
其他文献
本文以高超声速飞行器复合材料的损伤为背景,系统开展了横向载荷下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微观应力集中的分析方法研究。根据对研究对象的应力影响将单胞内的纤维分为远场纤维、近场纤维和相邻纤维。提出等效远场方法和等效异性夹杂方法并分别研究了远场纤维和近场纤维对应力集中的影响。以连续纤维的真实分布特征为基础,考虑了纤维体积分数、最近纤维距离和纤维与基体的弹性常数的影响,提出了预测连续纤维应力集中的标准相邻纤维方法,
学位
作为光学成像技术一个前沿研究方向,计算关联成像技术(Computational Ghost Imaging,CGI)是一种利用计算方法获得预置光场与信号光场的强度关联涨落,进而实现目标图像重建的新型成像技术。由于结合了关联成像和计算成像技术的优势,计算关联成像技术大幅简化了关联成像技术中双臂光路系统,仅仅使用一个不具备空间分辨能力的桶探测器即可实现目标图像重建,这样不仅大幅降低了非可见光波段的成像
学位
装备管路系统用于气、水、油的输运,是维持装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管路中存在流体压力波脉动和管壁结构振动,二者相互影响,导致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同时,管壁振动和流体压力脉动均可产生辐射噪声,使管路系统的振动和噪声抑制更加困难,尤其是低频振动与噪声,严重影响了水下装备的安全性和安静性。因此,管路系统的减振降噪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减振降噪技术难以满足管路系统低频宽带减振降噪需求,迫切需要发
学位
大耳沙蜥的“沙遁”行为是指利用身体的快速振动流化周围沙子而迅速潜入沙子中的行为,该“沙遁”行为是十分典型的运动激发颗粒流现象,而颗粒物质流变学是当前物理、力学的前沿热点领域之一,如何描述颗粒物质的流变行为,揭示其类固-类液相转变的关键机制仍然是当前的科学难点之一,研究沙漠蜥蜴沙遁的仿生机理,并对比性地开展数值模拟以及试验研究是突破该难点的一个新型切入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意义。同时,分析颗粒物质中运动
学位
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进入到关键的决胜收官阶段,嫦娥五号探测器将承担起中国首次无人月面取样返回任务。精确地测量出采样器相对于探测器的位姿参数是完成该项任务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作为地面遥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位姿测量模块能够引导月壤表层采样机械臂按照规划的任务成功执行采样封装等基本操作。相比于地面应用场景,月面成像环境更加复杂恶劣,例如光照变化剧烈、空间辐射效应严重以及高温现象明显等,这些因素都给
学位
近年来,超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高可靠低时延的连接、海量的物联设备接入成为了5G时代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期待。然而,随着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展、部署环境多样性的急剧增加、用户业务需求的日益丰富,移动通信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的环境和业务需要不同的波形支撑,传统的单一波形设计难以同时适应不同场景下多样化的业务性能需求(如传输速率、可靠性等方面),而混合参数集的波形设计可以利用统一的空中接口,使用多种不同设
学位
随着我军战略前沿不断推进,未来的战略重心将由内陆转向边境争议地区、第一第二岛链、海上战略通道以及国家利益攸关的区域。海洋既是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兵戎相见和高科技较量的战场。未来海战攻防转换节奏快、没有明显的前后方界限,搜救力量往往伴随作战力量行动,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战场环境。海战场联合搜救是平时保障实战化训练促进作战能力生成、战时保障作战能力再生和恢复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强军目标引领下,深化海战场联
学位
生物组织表面普遍存在多尺度微结构阵列,且各具特色,如荷叶的“出污泥而不染”、玫瑰花瓣的“鲜嫩欲滴”、猪笼草叶片的“湿滑陷阱”等。对这些微阵列进行仿生构筑,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还可以创新设计多功能润湿界面和智能柔性器件。然而,由于自然界中的微结构阵列大多基于曲面基底,同时具有复杂而精细的多级结构,很难通过传统的微加工技术对其进行构筑。开发低成本、高效率和无需模板的多尺度微结构阵列的构筑方法具有理
学位
温压弹作为一种新型炸弹,能够有效打击隐藏在山洞、坑道、地下设施等有限空间中的目标。温压炸药作为温压弹的主装药,其能量释放过程与传统高能炸药不同。温压炸药爆轰后,能够与周围空气持续发生后燃反应提高能量输出,在有限空间中形成高温、高压和窒息环境从而达到杀伤目的。因此,充分掌握温压炸药后燃能量释放以及流场演化过程,对于准确、有效评估温压炸药的毁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温压炸药后燃能量释放、流场演化开
学位
大气波导是一类特殊的大气异常折射现象,海洋由于其特殊性,大气波导出现的频率很高。海上大气波导的形成与海洋大气边界层(marin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MABL)结构密切相关,气溶胶通过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会对MABL产生影响,而且海洋作为重要的下垫面强迫,会直接影响MABL的结构。为了研究气溶胶和海洋下垫面强迫对海上大气波导的影响,本文以2016年和2018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