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种多样,预后也大不相同。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IgAN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探讨血尿酸水平在IgAN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IgAN的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1995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标准。排除标准:(1)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肝硬化、自身免疫病等继发性IgAN;(2)痛风病史;(3)住院前1个月以内连续服用影响血尿酸或尿酸排泄的药物者,如氯沙坦、阿司匹林和利尿剂等;(4)严重感染;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疾病;严重或活动性肝胆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疾病;肾移植术后;(5)光镜下活检肾小球数<8个。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胱抑素C、血尿酸、尿尿酸(24小时)等;全项尿样分析仪及UF-100尿沉渣分析进行尿常规检查;双目显微镜进行尿沉渣镜检红细胞计数等;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术,将取得的肾组织分为3部分,分别制作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标本,其中光镜及免疫荧光由大连医科大学两名资深肾脏病理医师遵循盲法进行详尽的病理观察,电镜诊断由北大医院电镜室完成。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75名符合条件的IgAN患者,其中HUA者共104例,发生率37.82%;肾功能正常(CKD1期)患者137例,其中HUA者为34例,发生率24.82%。2.HUA组患者在男性比例、体重指数、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生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均高于NUA组,e GFR水平低于NUA组(P<0.05)。3.按Lee氏分级,HUA组病变较NUA组重(P<0.05);按牛津分型,HUA组肾小管间质病变、系膜增殖、全球硬化及节段硬化的发生率均高于NUA组(P<0.05);参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HUA组肾血管积分高于NUA组(P<0.01)。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IgAN患者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OR=2.125)、高血清甘油三酯水平(OR=1.246)、高体重指数(OR=1.105)、高血肌酐水平(OR=1.013),P值均小于0.01;肾功能正常的IgAN患者发生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OR=2.311)、高血清甘油三酯水平(OR=1.537)、高体重指数(OR=1.091),P值均小于0.01。5.24例肾功能正常伴HUA的IgAN患者中,尿酸排泄减少型15例(63%),尿酸排泄增多型1例(4%),混合型8例(33%);尿酸排泄分数减少组与非尿酸排泄分数减少组间的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构成比具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排泄分数减小为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发生T1~2程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48,P<0.05)。6.肾小管间质病变牛津分型T1~2组患者的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T0组(P<0.01);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89,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UA为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发生T1~2程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4,P<0.05);HUA在评估IgAN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7.90%及74.74%,而在肾功能正常的IgAN患者亚组中特异性增至78.57%,灵敏度为58.60%。结论:高尿酸血症在IgA肾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功能损害、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正常的IgA肾病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肾小管间质病变、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反之,高尿酸血症也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血尿酸水平可能对IgA肾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