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交通意外导致的髋臼骨折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Letournel和Judet等将伤后超过21天未接受手术的髋臼骨折定义为陈旧性髋臼骨折。相比新鲜髋臼骨折,陈旧性髋臼骨折复位更加困难,复位满意率低,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差,关节置换率高。对于仅累及单柱或单壁的陈旧性髋臼骨折,国外多数学者建议也采用单一延长入路进行手术,因术中显露范围广泛有利于彻底松解骨折端。而对于累及双柱的骨折,国内外多数学者则主张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他们认为前后联合入路显露范围广泛,能从前后方同时松解骨折端,利用协同复位技术完成复位。我们认为无论是单一延长入路还是前后联合入路,均存在手术耗时长、创伤大、出血多、医源性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问题。近年来,因腹直肌外侧入路具备显露髋臼双柱充分、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团队针对该入路做了大量解剖学及临床研究,证实经该入路进行髋臼手术是安全、有效的。由于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未有文献报道,因此,我们团队自2014年始开展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7例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价经单一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复位及固定治疗除髋臼后壁骨折外的陈旧性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术中是否截骨复位将17例患者分为两组,非截骨组和截骨组,分别统计并分析每组患者个人基本情况、骨折类型、受伤机制、导致髋臼骨折陈旧性的原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术前均利用Mimics3D软件重建并打印髋臼模型,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通过镜像原理打印出复位好的患侧髋臼模型,并在模型上预弯钢板,术中备用。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术前制作个性化定制髋臼翼型全万向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所有患者术中均经单一腹直肌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术后48h内复查骨盆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线片、骨盆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与愈合情况,术后4周、12周、6月、1年、2年随访,随访至18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评价患髋功能情况。结果:1、非截骨组:共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43天;手术时间平均130min;术中出血平均850ml;其中2例采用个性化定制钢板固定,其余11例采用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按Matta影像学标准评估复位质量:解剖复位7例,满意复位4,不满意复位2,总体优良率84.6%;术后并发症:切口皮下脂肪液化1例、暂时性髋关节内收乏力1例;无术中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年;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随访18个月时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评价患髋功能结果:优7例,良3,可2,差1,优良率76.9%。随访期间,发现创伤性髋关节炎2例,无一例出现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效情况。2、截骨组:共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76天;手术时间平均212min;术中出血平均1585ml;1例采用个性化定制钢板固定,3例采用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术后暂时性髋关节内收乏力1例;无术中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按Matta影像学标准评估复位质量:解剖复位2例,满意复位2例。平均随访2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随访18个月时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nge和Postel评分评价患髋功能结果:优2例,良2。随访期间,发现创伤性髋关节炎1例,无一例出现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效情况。结论:经单一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除后壁外),可充分显露松解骨折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稳定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