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髂静脉狭窄又称为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指左髂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前,由于受到右髂动脉的压迫而引起慢性损伤,导致局部发生狭窄,管腔闭塞或腔内粘连的综合征。长期的髂静脉压迫可能会引起下肢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对静脉瓣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静脉血液回流,患者常常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或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一系列症状。病程发展到后期,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阻塞静脉管腔,成为左下肢高发DVT的重要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各种因素造成下肢静脉内血液发生异常凝结,导致受累血管堵塞,进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血栓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以发生严重的后遗症,病人可能会出现静脉曲张,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和色素沉着等,即血栓后综合征(PTS)。如果血栓不稳定,发生脱落,顺着血流上行阻塞肺动脉,则可能会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常常会带来致命性的后果,同时肺栓塞也是DVT最严重的的后果。目前针对DVT的处理措施主要是清除血栓、减少血栓复发、预防致命性PE等。原发因素和继发因素皆可引起DVT形成,原发因素主要是血液本身的异常,例如缺乏蛋白S、抗凝血酶、蛋白C等。继发性因素包括髂静脉狭窄、血管损伤、肢体制动、恶性肿瘤等。其中髂静脉压迫常常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继发危险因素,也是DVT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和血栓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髂静脉狭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和髂静脉狭窄程度如何影响DVT形成以及IVCS病人侧支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为IVCS病人防治DVT形成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髂静脉狭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文献及研究,筛查相关文献,筛选出其中相关性较高的六项研究,从其研究方法和结果入手,尝试分析并总结归纳二者之间具体关系并探讨髂静脉狭窄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为IVCS患者预防DVT形成提供策略。结果:赵军等人发现髂静脉管腔狭窄程度大于47%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提高了3.37倍;Narayan等发现大于70%的压迫与左侧DVT的风险增高密切相关;Carr等人发现左髂静脉最小内径每缩小1毫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将升高1.68倍,左髂静脉狭窄程度每增加10%,DVT发生的概率增加2.18倍;Chen等人发现当左髂静脉内径减少1毫米,血栓发生风险将提高2.69倍,同时髂静脉狭窄每增加10%,血栓风险将增加2.78倍;当左髂静脉狭窄>75%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11倍,而左髂静脉直径<2.5 mm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13.5倍;Wu等人发现左髂总静脉受压程度超过50%时下肢DVT形成的概率将增加10倍左右;Oguzkurt等人发现70%以上的髂静脉压迫可以提示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三项研究将大约70%作为DVT高风险的阈值,两项研究将约50%作为高DVT发生率的阈值,6项研究认为髂静脉压迫与DVT风险正相关,即越大的髂静脉受压程度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血栓发生风险。结论:髂静脉狭窄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将增加DVT发生的风险,并且髂静脉受压的严重程度与下肢深静脉风险存在正的相关性,即受压程度越大,风险越高。当髂静脉存在严重狭窄(狭窄程度大于70%)时,若合并其他易栓因素,将造成DVT形成的风险大大提高。从流体力学角度看,狭窄造成了血流的紊乱和瘀滞,同时较慢的静脉血流更易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对于合并高DVT风险的髂静脉狭窄病人应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