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讨论的主题,更是维护国家与世界和平稳定的内因。对于如何爱人爱己,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先秦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诸子百家之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与以墨子为首的墨家学派独树一帜,成为对当时社会影响较大的两大学派,世人称之为"显学",历史上亦有"非儒即墨"的说法。韩非子为此特著《显学》篇,认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因此,儒墨两家超群的思想主张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时期占有不可磨灭的社会地位。儒家以"仁者爱人"作为其指导思想,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其核心思想,这两种爱人的思想主张既有许多共通之处,也有相互区别之处。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所在,其先进的思想主张构成了维护社会安定的内在因素。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各个方面的消极因素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待人冷漠之态、三观扭曲之情等心理畸形的情况日趋严重,因此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对于提升人的道德情操、调节人的和谐关系有重要的影响。和谐社会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和平相处,这两家之爱的精华之处不但可以拉近人与人的关系、缓解人与人的矛盾、缓和人与人的冷漠、减少人与人的冲突,以促进团结友爱与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还可以抚平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与纠纷,为缓解各类矛盾与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重点对"仁爱"思想中的"仁"与"兼爱"思想中的"兼"做了对比与分析,通过先秦时期儒家与墨家对"爱"在理解与认知层面的差异展开论述,找出"仁爱"与"兼爱"思想所依赖的哲学基础,并对其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使现代人能够充分理解"爱"的深刻含义,做到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举止文明同步得以提升,以便追求更高级别的爱国主义情操,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分别从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产生的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主要含义、儒家与墨家之"爱"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儒墨两家之"爱"对后世的影响这四个部分分别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