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激光和LED光应用于临床照射治疗,已取得多方面疗效,受到很大重视,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其治疗机理尚未有明确认识,相关基础研究有所不足,一些疑团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低强度623nm、636nm LED光和405nm半导体激光照射兔离体红细胞所产生的促溶血效应。实验中,采集了实验兔的新鲜血液,抗凝处理,生理盐水洗涤,配置成所需浓度的红细胞混悬液,分别设置LED光和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检测和对比红细胞溶血率的数值。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623nm和636 nm LED照射组的溶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照射功率的增大而升高;405nm激光照射组溶血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本文还对比研究了405nm、532nm、632.8nm、660nm激光和532nm、623nm、636nmLED光照射后的红细胞溶血率,探索了不同波长对红细胞溶血效应的影响机理。对比结果表明:(1)红光(623nm、632.8nm、636nm、660nm)对兔红细胞有显著的促溶血作用,而405nm紫光和532nm绿光没有明显的促溶血效应;(2)红光(623nm、632.8nm、636nm、660nm)中,以632.8nm激光的促溶血作用最强,相同的照射功率下,血样的溶血率最高;660nm激光在较低功率时,促溶血的程度较低,但当照射功率达30-40mW后,随照射功率增大,促溶血的程度也明显变大;(3)红光照射产生的促溶血效应都具有“延迟发生”的特点;(4)在红光波段,不同波长光的促溶血作用强度与原卟啉受激后在该波长附近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和对比研究结果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作者的观点,认为红细胞内源性卟啉经弱激光或LED光照射可引发光敏化反应,进而导致系列生物学效应。在弱激光和LED光照射治疗过程中,这些效应可起重要作用。红细胞对紫光、绿光的吸收和对红光的吸收机理不同,导致了紫光、绿光与红光对红细胞溶血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光与血液相互作用的机理,弱激光和LED光照射疗法的治疗机理,以及弱激光和LED光的生物效应及机理,提供基础研究依据和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