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为疾病模型,运用现代免疫学技术、光电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HPLC技术、半定量RT-PCR分析方法、蛋白免疫印迹等多学科技术,系统地探讨了复方连翘对Th分化及信号蛋白钙调磷酸酶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为中药免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及其临床疗效观察试验。分别从鸡胚和vero细胞两个不同水平对31种抗病毒中药进行抗IBDV筛选,最终筛选出了13种明显具有抗IBDV作用的单味中药并组成复方连翘,并对复方连翘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IBDV在鸡胚上的半数感染量为EID<,50>=10<-5.47>,在细胞上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10<-6>,将药液和病毒液按照同时接种、先接种药液后接种病毒液、先接种病毒液后接种药液的3种途径给予鸡胚和vero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13种中药在vero细胞上抗IBDV作用与鸡胚上作用不完全一致,鸡胚的保护率和细胞的成活率均与药物浓度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且发挥最佳效应因药物药性不同其浓度也不同。
临床疗效实验结果显示中药复方连翘以中剂量给药效果最佳,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的治愈率达83.3%,保护率为93.3%,明显高于西药组(病毒唑) 53.3%和卵黄抗体组70%,可显著提高鸡体重和抗体水平,对鸡IBD防治效果优于卵黄抗体组及其他中药组。
利用组织病理学、超微病理学手段从形态学上研究了IBDV对鸡脾脏、法氏囊等免疫器官中T淋巴细胞的影响,发现IBDV主要是通过感染未成熟的淋巴细胞,进而感染成熟的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超微结构遭到破坏。正常组的脾脏与法氏囊组织结构清晰整齐,攻毒组的脾脏与法氏囊结构界限模糊不清,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溶解,染色质浓缩。灌服复方连翘后,鸡免疫器官形态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鸡外周血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变化,攻毒组CD<3+>、CD<4+>和CD<8+>T各指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与中药复方连翘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中药组CD<3+>、CD<4+>和CD<8+>各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均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别。而中药复方连翘对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CD<4+>、CD<8+>T细胞的比例,从而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 复方连翘含药血清的制备及有效成分在鸡血浆中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含药血清中连翘苷、黄芩苷、黄芩素、绿原酸进行了定性检测,同时对绿原酸和黄芩苷在鸡体内的血浆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含药血清样品中确实含有中药成分,说明含药血清的制备是成功的,可以继续进行相关实验研究;两种有效成分在鸡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了中药复方连翘在鸡体内的变化规律,并伴随双峰的出现,提示可能存在肝肠循环或胃肠循环。
3 复方连翘对Th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离培养鸡脾T淋巴细胞以OVA和ConA体外进行干预诱导;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Th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mRNA的表达。各实验组中IFN-γ、IL-2、IL-4、IL-10的表达与无血清对照组和血清对照组相比均表现极显著差异(P<0.01)。IFN-7、IL-2在浓度10%OVA无血清浓度中表达量最高,IL-4、IL-10在浓度0.1%OVA无血清浓度中表达量最高。在10%OVA的高浓度情况下,Th分化主要偏向。Th1,而在0.1%OVA低浓度情况下Th的分化则主要偏向Th2。复方连翘通过抑制功能亢进的 Th1、Th2和促进功能低下的Th2、Th1表达,实时动态调整Th1/Th2比例,通过提高Th1所占比例来重建Th1/Th2平衡,改变机体中的微环境,从而实现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
4 复方连翘对信号蛋白钙调神经磷酸酶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采用含药血清培养鸡脾T淋巴细胞并以OVA和ConA体外干预诱导;利用半定RT-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Ca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信号蛋白CaN转录、表达在0.1%OVA的低浓度情况下无血清组和正常血清组高于其他实验组,与10%OVA高浓度条件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0.1%OVA低浓度条件下,抗病毒口服液与中药复方连翘血清组的CaN表达均有明显降低,但两者之间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别;中药复方连翘血清组在10%高浓度OVA条件下的CaN转录表达,与无血清组比较,有显著的升高趋势(P<0.05)。复方连翘可能通过调节信号转导通路第一个接头蛋白CaN的转录表达来影响Th的分化进而实现对机体的免疫调控,同时也表明复方连翘的免疫调节作用是通过双向调节、多环节、多途径实现的,对中药防治畜禽疾病用药和中药免疫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