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投资和出口的疲软,能够带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消费逐渐成为国内经济研究的热点。而与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率的低下相对立的,就是居民储蓄率过高的问题。为何在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仍然存在大幅度的延迟消费呢?众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试图探寻高储蓄率背后的动机。其中大部分研究基于传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理论框架对消费函数进行了探讨和检验,然而根据该理论,在我国收入水平较低、利率较低、经济增长率较高的环境下,理性消费者的决策应更加倾向于借贷和消费,这却与现实情况产生悖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预防性储蓄理论为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我国信贷市场还不尽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都尚未充分建立的情况下,居民对于所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很自然得会采用预防性储蓄这一自保险手段。本文在回顾、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选择采用预防性储蓄理论中的最新进展——缓冲存货模型,在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研究了居民在面临不确定性时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微观部分使用了大型微观家庭追踪数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1997-2011期间六个调查年份的数据,第三章测度了居民预防性储蓄的比例,第四章验证了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及生命周期特征。第五章宏观部分引入了粘性预期的分析方法,将未来不确定性进行粘性加总后,考察其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这部分使用了2000-2012年间28省市的季度面板数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户主年龄在50岁以下的工作人口家庭符合缓冲存货模型的行为特征,即在工作时间进行缓冲存货储备,因此大约在50岁之前家庭服从缓冲存货储蓄行为。但是50岁后行为就会不同,此时开始为退休储蓄,且会动用年轻时期的缓冲存货来平滑消费支出。第二,我国居民家庭预防性储蓄的总体比例在51%-55%左右。具体测度方法是在缓冲存货模型的框架下,采用家庭财富与持久收入、不确定性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7-2011六个调查年份的跟踪数据,首先对家庭财富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做出估计,之后根据估计值,对不确定性进行模拟设定,得出不同不确定性强度下所对应的家庭财富值,进而从预防性储蓄的定义出发,计算由不确定性引起的那一部分家庭财富在总体财富中的占比。并在得出总体估算后,继续分城乡进行了测算。经过家庭收入不确定性与家庭财富积累的关系的探讨,发现家庭持久收入与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两者对于家庭财富的积累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持久收入对家庭财富净增量的影响要比不确定性的影响大。分城乡来看,农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对于财富积累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且农村样本中不确定性的系数也高于持久收入,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主要推动因素为预防性储蓄。在假设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后,总体样本的预防性储蓄比例为51%-55%左右,农村样本的居民预防性储蓄的比例比总体样本约高8个百分点。当然,现实中收入不确定性可以下降,但很难完全消除。当收入不确定性降低一半时,总体能释放出32%-35%的财富用于消费,而农村能释放出39%,隐含地说明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更大。因此,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减少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农民收入均可以成为政策关注点。第三,1997-2011这十几年间,伴随着医疗保险改革的深入及样本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各阶段居民储蓄行为特征均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样本期间,家庭户主经历了从1997年平均年龄30.62到2011年的44.62岁,因此我们也可以使用相同微观样本数据,依次分析六个调查年份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差异性,以及医疗保险的推行效果,洞察家庭储蓄行为的生命周期特征。总体来看,持久收入虽然稳步上升,在家庭储蓄行为中的影响系数最大,然而整体趋势在2000年开始递减,收入对于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慢慢减弱。而收入不确定性在中间几个调查年份对于家庭财富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除收入之外,影响家庭储蓄的第二大因素。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少儿抚养率、家庭健康状况均呈现了一定的生命周期特征,随着年龄推移,对于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均发生了由负变正的变化。医疗保险状况的整体趋势是随着医疗保险改革的推进和普及,医疗保险对于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从医疗保险对于慢性病患家庭的医疗支出缓解情况来看,从一开始的完全不能缓解,到2009年总体上缓解,后来又到2011年只能缓解一部分,也看到了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成效及不足。另外,随着居民家庭住房保有率的上升,预期房价增长率的影响也从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变为财富效应。分城乡分别估计后发现,城乡居民家庭间在同时期众多行为中均出现相异之处。如持久收入的影响,城镇弱于农村;家庭规模、少儿抚养率的影响同年度方向相反;户主性别主要在农村居民中显著;医疗保险农村样本影响系数增长得更快。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之间在收入水平、家庭观念、家庭构成等方面存在着异质性。第四,粘性系数或跨期依赖性在0.6左右,意味着每个季度消费者有60%的比例受到消费习惯或更新信息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出现粘性,短期消费的路径依赖较强。上面的三个结论分别使用了非连续性的居民微观调查数据,囿于数据限制从而无法对居民储蓄行为的跨期依赖性做出分析,因此这里补充使用了2000-2012年的省际季度面板数据,探析了更短的经济周期内存在跨期依赖时的消费储蓄行为。即,当期消费和储蓄行为不只是受到当期和下一期不确定性的影响,而应该是受到未来多期不确定性的共同影响,本文将未来各时期不确定性进行累计加总后对储蓄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根据估算出的粘性系数估计值,选择了预期消费增长率作为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构建了包含当期及未来多期不确定性累积影响的估计量,进而估计得出影响系数。当预期消费增长率从2%增长为3%时,当季消费支出实际值将减少463.5元。这也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非常重大。因此,应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尤其是对农村居民,应进一步加快收入结构升级,逐步提高农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加快城乡社保制度一体化的进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和医疗保险政策,逐渐消除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不良预期,使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降低居民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