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资源的需求程度越来越大,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很多省份都出现了严重的用水危机,工业用水是仅次于我国农业用水的第二大用水大户,2012年我国工业用水总量为1423.9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23.2%,节约工业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对工业用水效率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工业用水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对工业用水效率的测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我国工业用水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我国工业用水的五大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工业用水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用水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再次基于投入产出的角度,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2004-2012年工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总体分析我国9年间的工业平均用水效率,再分地区将我国31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不同地区对工业用水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本文还根据测算的工业用水效率值采用聚类分析把我国31个省份分为优、良、差三个质量省份对其差异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上,本文采用Tobit模型,选取了合适指标,利用2004-2012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所示: (1)根据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我国31个省份的工业用水效率值,从2004-2012年9年用水效率平均值来看,我国工业用水效率值为0.8540小于1,工业用水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9年间全国的工业用水效率值波动较大,但仍呈现出上升趋势。分地区来看,2004-2012年我国31个省区工业用水效率差异较大,不具有趋同性。我国东部省区的用水效率平均值为0.5895明显高于中部地区的效率值0.5797,而中部省区的工业用水效率又明显高于西部省区的效率值0.5077。东中西部的工业用水效率出现了明显的层次性,工业用水效率呈现出依次下降的阶梯状。 (2)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的工业用水效率进行分析,根据工业用水效率值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优、良、差三部分进行评价,从2004-2012年9年的数据来看,优质量省份的工业用水效率水平较高,工业用水效率平均值为1.0292,在9年时间里整体波动性不大,这些地区基本上达到了工业用水的超效率水平,未来的工业用水效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良质量省份的工业用水效率9年的平均工业用水效率水平为0.85,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通过工业结构的调整,节水技术的进步,未来仍有可能达到工业用水的超效率水平。差质量省份9年的平均工业用水效率为0.64,且波动较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未来应该重点加强对这些地区的调控。 (3)建立Tobit模型对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文章的回归结果,工业结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影响力五大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工业结构对工业用水效率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当八大高耗水行业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下降1%时,工业用水效率将会增长约0.09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与工业用水效率呈现出正相关性,当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每提高1%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将会提高0.176%。水资源禀赋与工业用水效率呈现出负相关性,当人均水资源量每增加1立方米时,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呈正相关性,当人均GDP每增加1元时,工业用水效率将提高0.001%。政府影响力与工业用水效率呈现正向关系,当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时,工业用水效率将降低0.688%。工业用水效率将减少0.001%。工业用水年增长率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呈现出负相关性,当工业用水年增长率减少1%时,工业用水效率将提高0.2%,制度结构与工业用水效率呈现出负相关系,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增加1%时,工业用水效率就会下降0.083%。工业用水年增长率和制度结构两个影响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对本文影响因素的分析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我国政府应该调整工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高耗水工业企业的用水量进行限制,取缔那些高污染高耗水的落后型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明晰水资源的产权制度,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人为改变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价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工业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另外在政策方面,应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出符合我国工业实际的节水政策,号召增强企业的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