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清算程序启动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i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解散之后必须进行清算,这是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公司启动清算程序是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前提。现实生活中,诸多公司往往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在解散了公司之后不进行清算,导致债权人的合法债权无法实现,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和交易的安全。我国公司法在督促公司启动清算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概括,没有明确规定承担启动公司清算程序义务的主体,更缺乏对义务主体义务的内容和违反相关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责任的规定。因此本文将从司法实践和现行法律规定的现状出发,明确承担启动清算程序义务的主体——清算义务人的概念及其义务和法律责任。   本文将基于保护债权人的视角,论述公司在非破产情况下启动清算程序的义务及其相关问题。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明确选题的意义;第二章:阐述清算的一般概念,包括清算和解散的概念和分类;第三章:论述启动公司清算程序的核心问题,包括启动清算程序的必要性以及启动清算程序的主体——清算义务人,澄清清算义务人的概念,明确清算义务人在启动清算程序这个阶段应该承担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时的法律责任;第四章:结合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论述我国法律规制公司启动清算程序的现状;第五章:对在公司清算程序启动法律制度中如何促使公司相关义务主体启动清算程序,在不履行启动清算程序的相关义务时如何归责、如何对债权人进行救济等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提出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公司清算程序启动法律制度的立法设想;最后一章为结论。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中国市场吸引了全球私募股权基金的不断涌入。私募股权基金,这一在我国基金市场上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有效的投资融资手段,仍游走在事实和规范之间
19世纪末年,清政府内忧外患,面对日本等列强的侵略威胁,李鸿章结合中国的实际,先后提出了“以夷制夷”、“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外交策略,本文主要以清政府的对日外交政策的变化为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与此同时,小区停车位问题开始凸现,相关纠纷不断增多,如何确定小区停车位的权属成为了理论和实践中人们
格式条款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在现今生活中,格式条款得到大量应用。格式条款能够明确双方责任、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格式条款也会阻碍契约自由和契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