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初婚初育问题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已成为社会常态。10年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活跃,流动人口数量迅猛增加。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年轻化趋势,绝大多数都处于婚育年龄,婚姻和生育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流动的经历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婚恋和生育行为。初婚初育问题是研究人口婚育水平的重要内容。初婚是婚姻历程的起点,初育是生育历程的起点,初婚初育年龄的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中人口婚育的变迁,而且对人口再生产、人口的年龄结构及人口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初婚初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2015年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展开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全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总体初婚年龄及早婚变动特点,以及分别探讨分性别、世代、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流动范围、流动原因、流动次序的初婚年龄特征;探讨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初育年龄分布及子女数,以及分别探讨分世代、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流动范围、流动原因、流动次序的初育年龄及婚育间隔特征。此外分别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初婚年龄以及初育年龄拟合COX比例风险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模型解释。得到主要结论如下:(一)各少数民族整体男女两性流动人口的初婚年龄,在10年间平均初婚年龄都略有提升。各少数民族的男女两性流动人口均呈现出族内通婚的初婚年龄低于族际通婚的初婚年龄的特点;在族际通婚对初婚年龄的推迟作用上,男性受到的影响远大于女性。(二)分世代看,少数民族男女两性流动人口中,老一代以及中生代平均初婚年龄高,新生代平均初婚年龄低的特点;分受教育程度来看,少数民族男女两性流动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而随学历水平的提高而增高;分流动特征来看,“结婚前流动”人群平均初婚年龄要低于“结婚后流动”人口,且“结婚前流动”人群初婚时间更为集中。(三)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随着已育子女数的增加,其平均初育年龄随之降低;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平均初育年龄差异较大,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女性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族内通婚的平均初育年龄低于族际通婚的平均初育年龄的特点。(四)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的初婚年龄越小,其婚育间隔越小,未婚先育比例近似逐步升高;随着新老世代的更替,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平均婚育间隔在逐步降低,且各个代际平均婚育间隔的降低与部分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的过早生育及未婚先育并无直接的关系;流动范围显著影响了各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的平均婚育间隔。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生殖等医学技术提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代孕现象开始大量出现。代孕使血缘与分娩、生育与性交相分离,使得传统亲权关系的认定规则难以适用。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代孕一直不断受到伦理与法律的拷问,我国更是对其持全面禁止态度,但跨境代孕现象依旧长期处于屡禁不止的状态。目前,我国现行立法对代孕行为没有明确规定,关于跨境代孕的亲权确认立法更是空白。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各国在对于跨境代孕合法性问题甚至代
学位
本文是关于抗战时期冀中军区的系统研究,以军区这一军政组织为核心,通过追朔中共建立军区的源流,梳理军区与其他组织及军区内组织结构的整合与互动,分析军区在运作过程中的财政特点和地域特征,全面探究抗战时期中共在冀中地区的组织运作。本文研究内容有以下三点:第一章讨论冀中军区制的渊源和初建的组织架构。全面抗战初期,冀中根据地仿照中央苏区时期的军区制,在冀中地区建立军区、党委、政府三套辖区相同的组织机构。受严
学位
消防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当前,我国每年因火灾导致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给经济和公共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与威胁,这无疑会加大消防安全部门的监管职责及压力。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城市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大,且现代化、复杂化特征日益凸显,各类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地下工程比比皆是,加之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场所的潜在安全威胁,使得郑州消防安全设施规模不断庞大而复杂,给郑州消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中国农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熟人社会,而表现出资本下乡、农业资本化和商品化、农户分化、高流动性、“后乡土性”等新的特征。近年来,为促进乡村发展,推动小农业与大市场的对接,我国实施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农户将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政府的帮
学位
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时代,数字治理运用数字化的技术逻辑嵌入乡村治理之中,成为乡村治理的新型驱动力。“十四五”时期,乡村数字治理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社会治理新范式又是实施乡村战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相较城市数字治理而言,乡村数字治理起步相对较晚、发展难度较大、资金和资源相对缺乏,呈现“脱域治理”特征。本文围绕乡村振兴背景
学位
本文以塞缪尔·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为研究重点,采用唯物辩证法、文献研究法以及归纳研究法,具体研究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理论和实践评价以及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性把握亨廷顿的政治理论体系,研究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进行系统性描述及分析论证,科学而辩证地分析其理论的进步性及不足,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政治稳定提供有益借鉴。经过研究,本文
学位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从孕育产生到逐步形成,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思想得以孕育、形成和发展,民国初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起了一定的作用。民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源自西学东渐思潮带来的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国初期思想活跃,出现了许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这些教育家有着惊人的理论创造,今天我们重新挖掘、梳理分
学位
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生与死是他关怀的核心问题之一。幕府末期维新思想家、诗人吉田松阴,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为实现倒幕维新,年仅二十九岁就被幕府处以死刑。在他去世前一年,李贽的《焚书》《续藏书》给身处幽囚的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安慰,吉田松阴自言《焚书》促使他对生死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吉田松阴对李贽生死观的接受研究,多集中于哲学思想层面,少见有从文学影响角度
学位
《局外人》(1953)是美国非裔作家理查德·赖特于1947年永久移居法国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英语小说,是赖特后期的重要作品,体现了赖特对20世纪中叶美国种族问题的深刻思考。本论文以20世纪60年代列维纳斯提出的他者伦理理论为基础,对《局外人》中非裔主人公克罗斯·达蒙的绝对他者形象进行研究。在列维纳斯的理论中,他者因与代表社会总体的同者始终保持不可消减的“面对面”关系而成为绝对他者,其中他者“面容”是
学位
目前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服务器资源共享方式,它能够按照实际的使用需求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相较于之前虚拟机繁杂的hypervisor技术,Docker作为一种操作系统级别的虚拟化技术,解决了虚拟机包含大量额外应用程序负载的弊端。随着Docker容器的广泛使用,容器的相关部署问题也引发了关注。当容器服务升级更换服务节点时,长时间的停机迁移会影响容器中运行服务的性能。为了更好地保障Dock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