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学习者的个人能力、交际方式、价值观念、群体归属等都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这是一个有关于“自我认同”,即“我是谁”的个体发展过程,这也是学习语言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来到中国学习后,留学生对汉语学习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必然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汉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本文借鉴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以自我认同理论为基础,参照高一虹(2000)对自我认同的7种分类,主要是两个方面:留学生学习汉语之后对个人能力的认识(正自信、负自信)和其文化身份的归属(附加性、削减性、生产性、分裂性、零变化)。结合量和质的研究方法对大二、大三阶段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对象为昆明三所高校的179名学习汉语的本科留学生。研究结果表明,留学生的自我认同在汉语(文化)学习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留学生的自我认同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其中汉语(文化)学习对留学生自信心的变化有较为突出的影响,与此同时,留学生的文化身份的归属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生产性和附加性的变化,对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生产性双语现象”已经出现;削减性和分裂性的变化并未成为自我认同变化的普遍趋势。性别、是否华裔、年级、学校、国籍、专业、汉语始学年龄、HSK水平对留学生某些方面的自我认同变化也有显著影响。通过本次实证研究,了解了留学生的自我认同变化,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社会心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汉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汉语教学的实效性。留学生的自我认同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动态性表现在,留学生的自我认同是变化着的,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程度的深入而变化,总体上学生的正自信变化、生产性认同变化、附加性认同变化是普遍发生的。复杂性表现在,留学生的自我认同变化还受到了性别、国籍、专业、是否华裔、汉语始学年龄、所在学校、HSK水平等个体特质的影响,不同的特质对自我认同变化的影响都不同,可能会交叉影响。汉语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汉语学习中的困难,增强汉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及教学机构应适时地进行文化导入,使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母语文化和汉的语文化,加强文化比较和文化反思,促进生产性认同发展。同时,不应只着眼于语言教学,一定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习者在异国他乡掌握好汉语,专业学习和异乡生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