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队创造力不等同于几位个体创造力简单的相加,相反,它受到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等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合作这一互动模式对团队创造性表现就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近红外(f NIRS)技术为手段来探究头脑风暴过程中自发产生和诱发产生的合作对团体成员脑-脑间活动的同步性有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脑-脑间活动同步性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团队创造力表现的。实验一对自发产生的合作在团队创造力表现上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具体来说,自发状态下的合作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种组合中(不同创造力水平高低的被试匹配),且这种合作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以及脑际神经同步在不同成员配对中有怎样的差异。在正式实验之前,所有被试需要进行一个前测实验,通过一个非常规用途任务(alternative uses task,AUT)测得每一个个体的创造力水平并对其从高到低排序,然后把所有被试分成三组:高高组(实验组,两人都是高创造力)、低低组(实验组,两人都是低创造力)和高低组(控制组,一人高创造力和一人低创造力)。在正式实验中,每队被试将要完成一个现实情境问题(realistic presented problem,RPP),同时利用基于近红外仪器(fnirs)的超扫描技术来记录脑际神经同步(inter brain synchronization,IBS)的变化。行为结果显示当低创造性个体在一起进行创造活动时,其团队创造性表现并不比高创造性个体组成的团队低。此外,低低组比高高组和高低组表现出了更高水平的合作行为。fNIRS结果显示完成现实情境问题时,低低组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rDLPFC)和右侧颞顶联合区(right temporal-parietal junction,r TPJ)有更显著的IBS增加。在前额叶,这种显著的IBS比高高组和高低组都更强;在右侧颞顶联合区,这种显著的IBS则只比高低组更强。此外,低低组中在r DLPFC和rTPJ出现的IBS和合作行为以及团队创造力表现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就暗示了当两个低创造力个体共同解决一个创造力问题时,他们会更倾向与对方合作(合作行为指标与IBS),这就会有助于团队创造力表现的提升。实验二对诱发产生的合作在团队创造力表现上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如果通过实验操纵被试之间的互动类型(合作和竞争),那么合作对团队创造力所具有的效应是否在所有个体中依然存在,而在合作和竞争两种互动类型中是否存在不一样的脑际神经同步。所有被试被随机分入两种实验条件,一部分被试需要完成非常规用途任务(实验组),另一部分被试需要完成物体特征任务(控制组),无论是哪一种条件下的被试都需要以合作和竞争的方式(顺序随机)完成两次任务。行为结果显示,无论团队完成哪一种任务,团队表现在合作时都要好于竞争时,同时团队也有更高水平的合作行为。fNIRS结果显示在两个任务条件下,团队合作时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和右侧颞顶联合区的IBS都要显著高于竞争时的IBS;与此同时,完成非常规用途任务时的IBS显著高于完成物体特征任务时的IBS。最后,只有在团队进行非常规用途任务的时候,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IBS与创造力的流畅性得分呈正相关,右侧颞顶联合区的IBS和创造力的新颖性得分呈正相关,且这两个区域的IBS都和合作行为有正相关。这些结果就说明了与竞争相比,合作这一人际互动类型更有助于团队创造力的提升与促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对于合作在团队创造力中发挥的作用给予正面评价和回应,从团队组成到互动过程,都充分证明了合作会有效地提高团队创造力。此外,本研究还运用fNIRS这一超扫描技术,从脑际神经同步的视角对如何促进团队创造力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