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追溯脐被视为特殊部位用于治疗疾病的历史沿革,总结脐疗的内容和作用机制,以探讨脐针治病的理论基础。通过选择符合相应条件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分别采用脐针疗法和普通针刺疗法作为干预手段,使用NPQ颈痛量表、Mcgill疼痛量表、Vernon颈部废用指数、颈部肌肉肌电功率谱的中位频率(MF)值等量表和指标,并通过对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综合疗效和远期复发率等情况的观察和评估,分析脐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颈部疼痛程度、功能活动受限情况、颈部肌肉紧张度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评价脐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逐步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脐针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临床研究样本含量估算公式计算,得出本研究所需的总共样本量大小为120,分为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各60例。严格按照相应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中止、脱落及剔除标准选择颈型颈椎病患者病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脐针组,采用脐针疗法进行治疗,按照脐针治病选穴原则,选取后天八卦图中的巽、离、坤、乾位,按照先症状、次系统、再疾病的行针顺序进行针刺,故先针巽位、次针离位、再针坤位、最后针乾位。用0.5%安尔碘消毒进针部位后,以脐蕊为中心,用0.25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向相应的脐壁处进针点横刺,针刺深度为10~20 mm,针柄相联。上述位点均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行针,得气后留针20min。治疗周期为每天一次,治疗5天停2天作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即2周。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根据《针灸治疗学》中颈椎病的治疗,选用穴位为颈夹脊穴、天柱、风池、颈百劳、阿是穴。用0.5%安尔碘消毒相应腧穴及周围皮肤后,采用0.25 mm×25 mm规格的一次性针灸针,进针0.5~0.8寸,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行针,得气后留针20min。治疗周期为每天一次,治疗5天停2天作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即2周。采用的观察量表有,NPQ颈痛量表:是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的指标,用来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受颈型颈椎病影响的程度大小,其内容包括颈部疼痛程度,是否会出现发麻或针刺样感觉,症状持续的时间,对睡眠、携带重物、阅读、看电视、驾驶以及社交活动的影响。总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受颈椎病的影响越大。Mcgill疼痛量表:是对患者颈部疼痛评定的指标,其内容包括三项,分别为: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评定(PPI),其中PRI又包括感觉项和情感项。颈部疼痛程度与总得分成正比,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Vernon颈部废用指数:评估患者的颈部功能活动,它包括的内容有颈部的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水平,是否可以举重物,对睡眠、阅读、注意力、驾驶、工作和娱乐的影响。最终总得分越高,说明颈部功能活动受限程度越高。颈部表面肌电功率谱的中位频率(MF)值:用于患者颈部肌肉的功能状态的评估,应用肌电采集系统,采集患者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等长收缩过程中表面肌电功率谱的中位频率值。治疗前、治疗1次后以及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填写每位患者的NPQ颈痛量表、Mcgill疼痛量表、Vernon颈部废用指数、颈部表面肌电功率谱的中位频率值等量表和指标;按照治愈、好转和无效的评价标准评估脐针和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综合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晕针、滞针、弯针和血肿等针刺不良反应;结束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纳入研究的每位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治愈和好转患者中的复发并再次就诊患者的例数。临床上记录所得的全部数据,由另一名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其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釆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釆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釆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文献研究结果显示,西医认为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可算作是所有颈椎病的前驱类型,颈型颈椎病不具有手术指征,所以西医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主要以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有运动疗法(功能锻炼)、牵引和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中医通常以“项痹”来诊治颈型颈椎病。中医认为颈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是正虚卫外不固,从而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痹阻经脉,气血不通,则出现颈项及头部疼痛,屈伸不利,甚则出现肢体失养,麻木不仁。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风寒湿型、痰湿阻络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和肝肾亏损型等五种证型。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手段丰富多样,有中药内服外敷、推拿、针刀和针刺、电针、火针、腹针、穴位注射等。其中针灸是最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定且副反应较小,颈型颈椎病的五种证型均可用针灸进行治疗,常用的主要腧穴为颈夹脊穴、风池穴、天柱穴和阿是穴,再根据患者具体表现进行辩证加减配穴。中医认为脐是一个特殊的部位,可在此处施加多种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即脐疗,脐针是脐疗的一种,是一种新兴的针灸疗法,可被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惊人,往往一针见效,或针刺几次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颈肩腰腿痛是脐针的优势病种,脐针可很好地减轻患者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等症状。两组纳入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的NPQ疼痛百分比、Mcgill疼痛评分、Vernon颈部废用指数和颈肌肌电功率谱的中位频率值等一般基线情况,经组间对比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和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再次记录两组患者的NPQ疼痛百分比、Mcgill疼痛评分、Vernon颈部废用指数和颈肌肌电功率谱的中位频率值等值,分别与治疗前的值进行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针组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针组治愈例数为21,好转例数为35,无效例数为4,总有效率例数为56,最终有效率为91.33%;普通针刺组治愈例数为12,好转例数为34,无效例数为14,总有效例数为46,最终有效率为76.67%。两组综合疗效的差异,经统计分析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脐针组在上述56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5人出现了症状的复发并再次就诊,复发率为8.92%;而普通针刺组在上述46例有效患者中有11人出现了症状的复发并再次就诊,复发率为23.91%;两组复发率的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用脐针治疗时有2人出现了晕针和血肿等不良反应,普通针刺时有3人出现了晕针、滞针和弯针等不良反应,上述患者均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后,症状明显好转。脐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普通针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治疗前的NPQ百分比、Mcgill评分、Vernon颈部废用指数和颈肌肌电功率谱的中位频率值等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脐针和普通针刺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时,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症状、提高颈部功能活动、改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肌肉状态,使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并且治疗的即刻效应较好,但是脐针的治疗作用和即刻效应更强。脐针和普通针刺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时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脐针的疗效较普通针刺好,并且与普通针刺相比,脐针可降低颈型颈椎病的复发率;脐针和普通针刺均是简便安全的疗法,副反应较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脐针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时,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并且其操作简便,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