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疮痂病(Elsinoe arachidis Bitaucourt et Jenkins)近年来在我国辽宁、山东、河北等主产区流行成灾,一般病田减产10%30%,严重损失可达50%以上,已成为制约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寄主植物与病原菌长期互作中形成多种致病因子有助于病原菌的侵染,包括毒素、酶类以及生物调节物质等,而毒素作为致病因子在病害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年来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对花生疮痂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调查、侵染过程和化学防治等领域,而迄今尚未见关于该病菌致病因子毒素的系统研究。本文对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的提取工艺、生物活性、毒素产生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毒素生物合成及致病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花生疮痂病菌毒素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为明确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种类、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本文对毒素进行了颜色反应、紫外分析、薄层色谱分析等研究,并系统研究了菌丝中毒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毒素提取液为红色,遇碱变绿,遇酸恢复为红色;分别在460、525、565 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TLC分析中出现五条清晰的条带,Rf值分别为0.68、0.5、0.35、0.22、0.08,初步明确花生疮痂病菌所产毒素为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提取工艺研究发现,以超声振荡提取量最多(3.11 mg/g),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试剂丙酮,菌丝粉碎细度60目、液料比100:1,超声温度45-60℃、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70-100 w、超声两次最适合毒素提取。毒素对花生叶片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该毒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和致病性,能够产生与病原菌相似的症状,病斑扩展与毒素接种浓度呈正相关。2.花生疮痂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活性研究为探索花生疮痂病菌毒素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测定花生疮痂病菌毒素接种后寄主内活性氧含量、活性氧清除酶系的响应动态及接种后脂膜过氧化程度,对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花生疮痂病菌毒素后,叶片内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于8 h后到达高峰,且72 h后仍保持高于对照水平。活性氧清除酶SOD,CAT和POD活性于接种后48 h出现峰值,随后立即下降至对照水平。同时,MDA含量于72 h出现峰值,电解质泄露。推测毒素通过使叶片细胞内活性氧异常,从而破坏细胞膜透性,脂膜过氧化程度增加,最终细胞死亡。3.花生疮痂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研究毒素产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供试3株菌株产毒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LN-JH-C01产毒量最大,菌株LN-SY-A01产毒量最小。各菌株最适产毒条件相同,其中菌株LN-JH-C01最适产毒培养基为PDA,产毒量70.65 nmol/plug;光照条件对菌株毒素的产生影响显著,连续光照有利于毒素产生,连续黑暗下病原菌无法产生毒素;产毒最适pH为4,产毒量达88.89 nmol/plug;病原菌在25和28℃产毒量最高且无明显差异;菌落培养1525 d时产毒量最多;最适氮源和碳源分别为Ca(NO)3和甘露醇。4.花生疮痂病菌不同菌株产毒素能力和致病性研究对采自辽宁、河北、福建、江苏、山东和广西6个省区共63株花生疮痂病菌培养性状、产毒能力及致病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菌落形态多样,菌落颜色为红色、绿色和灰色多种颜色,菌落中央呈隆起或扁平状,有些菌株气生菌丝发达。培养3周的各菌株菌落直径存在明显差异,利用SPSS聚类可将菌株分为不同的类群,在阈值为0-5时,可分为六个类群。各类群平均菌落直径分别为21.00±0.25 mm(27),22.21±0.62 mm(4),19.28±0.19 mm(10),20.24±0.25 mm(18),18.48±0.17 mm(3)和23.15±0.02 mm(1)。各菌株产毒量也存在差异,共可分为四个类群,各类群平均产毒量分别为15.06±10.16 nmol/plug(48),53.10±4.00 nmol/plug(6),213.12±21.95nmol/plug(3)和116.05±23.66 nmol/plug。代表菌株中,菌株LN-XC-A05的致病性最强,病情指数可达46.7,菌株LN-SY-A01的病情指数最低为10.0,致病性最弱。病情指数与产毒量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4**,说明产毒量越高的菌株其致病性越强。以上结果表明痂囊腔菌素是花生疮痂病菌的重要毒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