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变频全固态激光前沿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频全固态激光在国防、科学前沿研究、高技术产业等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变频激光向大功率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和前沿,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要获得大功率变频激光输出,需要大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泵浦源以及大功率频率变换技术的发展。对于变频全固态激光泵浦源来说,要同时获得大功率和高光束质量是很困难的,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难点开展了相关前沿技术研究,如:激光相干合成技术、像传递主振荡—放大技术(MOPA)、热容运转激光技术,目的是探索同时获得大功率和高光束质量泵浦源的技术途径。在大功率频率变换技术方面,本文开展了大功率光参量变频激光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完成了光参量激光大功率输出的可行性分析;此外,还探索了一种新的变频激光技术——变频锥形聚合物光纤激光技术。在上述工作中,本文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若干关键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1、开展了自成像腔相干合成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从理论上,将速率方程和波传播方程相结合首次用于分析自成像腔的空间滤波器模选择特性和自成像相位锁定特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用两光纤激光实现了相位锁定,连续波输出功率5.7W,同类技术,当时国际最高。 2、开展了迈氏腔相干合成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首次用其进行了提高激光光束质量的实验研究,采用两Nd:YVO4激光相干合成实现2.2W的合成功率输出,相干效率超高90%,光束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并开展了侧泵Nd:YAG激光迈氏腔相干合成技术研究,获得相干合成输出功率41.5W,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开展了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研究。首次进行了连续波全固态热容激光产生的实验研究,获得了2277W的功率输出。在稳态运转激光技术方面,采用像传递空间滤波技术和优化设计的MOPA系统提高激光光束质量和输出能量,获得了重复率107Hz,脉冲能量5.25J,M2=3.95的研究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开展了大功率光参量激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首次将热致相位失配和热致晶体破裂相结合建立了光参量激光大功率输出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和他人合作,实验获得了18W的840-880nm变频激光输出,国际最高;并将其工程化,用于研究激光和CCD相互作用,得出了几种波长对CCD饱和效应的初步实验数据,从量级上对CCD的饱和效应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5、开展了高效锥形聚合物光纤激光技术研究。首次提出并优化设计了锥形聚合物光纤激光器,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为克服现有的聚合物光纤激光功率低和寿命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薄膜制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薄膜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愈来愈快。由于薄膜的生长过程非常复杂,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薄膜的生长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宇宙的思考与探索从来都不曾停止过。然而人类早期对宇宙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哲学或者神学的层面,直至广义相对论诞生,人类对宇宙的研究才真正进入科学的
论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在准静态下通过格林函数方法和局域共振的机制讨论了控制纳米金属材料光学响应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在介观情形下,我们发展了用来研究表面等离激元共
表面原子扩散是晶体与薄膜生长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原子尺度上研究表面原子的扩散过程对揭示薄膜生长的物理本质、发展薄膜制备技术和开发新型薄膜材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
高三是时间紧任务重的学习阶段。以化学学科为例,它是理综三科中易得分的学科,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养成勤看勤记勤思考的好习惯很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复习,成为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下面是结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经验,谈几点策略。  一、回归课本,把握新课标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高考考题万变不离其宗。以课本为主线,以新课标为指挥棒。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新课标中明确提供了“考
本论文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多种安全行为进行了的研究,同时对聚合物锂电池的高温使用性能进行了探讨。 过充研究:通过研究揭示阴极材料是导致过充安全问题的直接导火线。在
强子的单举、遍举、半单举过程为检验QCD和揭示强子的非微扰结构提供了非常基本的方法。为了理解强子的夸克胶子自由度结构,光锥福克态展开,引入了强子光锥波函数,提供了自然的
本文首先对在末态相互作用效应的研究中涉及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研究了末态相互作用效应对X(3872)的衰变的影响,并且考察了末态相互作用和X(1576)的联系。具体来
本文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PQCD)和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NRQCD)框架下,讨论了重夸克偶素产生和衰变的几个过程,包括J/ψ在B工厂正负电子湮灭中的产生和S波底夸克偶素Υ和ηb衰变
随着纳米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单分子器件实验设计水平的提高,实验上已经证实单分子器件的可行性,并且此类装置的实验控制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Heersche小组2005年10月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