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血病是人体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成为国内外关注和重要攻关课题之一。尽管其发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人体细胞表面重要标志物的HLA基因复合体,是至今所知人类最复杂的免疫遗传多态性系统,在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与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影响白血病的发生易感性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并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虽然国内外学者在白血病与HLA的关联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至今仍没有得出明确一致的结果。其原因可能在于过去分型技术方法的限制和样本数量的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准确度更高的DNA分型技术,探讨了山东汉族HLA-A、B、D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之间的关联,希望能够有所新的发现,揭示白血病发生的某些共同的遗传背景。
目的:分析山东汉族HLA-A、B、D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之间的关联,探讨免疫遗传因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揭示我省白血病发生的某些共同的遗传背景,为了解患者的免疫遗传易感性,判断预后及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技术(PCR-SSP)及核酸反向杂交荧光磁珠流式分型技术(Luminex SSO),对196例山东汉族白血病患者(ALL57例,CML58例,ANLL81例)及7418名山东汉族无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对两组HLA-A、B、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疾病与各位点等位基因的相关性通过相对危险率(RR)计算,其显著性用x2检验。
结果:在山东汉族急淋(ALL)患者中,HLA-DR*14(9.65%)的基因频率较对照(5.57%)升高,但X2=3.57,P=0.059,RR=1.88,差异未达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水平,位于显著性差异水平边缘值附近;在山东汉族慢粒(CML)患者中,HLA-DR*09(18.10%)的基因频率较对照(12.09%)明显升高,为显著性差异(X=3.91,P<0.05,RR=1.64)。而HLA-A*03(0%)的基因频率较对照组(4.31%)明显降低,为显著性差异(X2=4.22,P<0.05,RR=0.095);在山东汉族急非淋(ANLL)患者中,HLA-A*01(8.97%)的基因频率较对照(4.05%)明显升高,为显著性差异(X2=11.015,P<0.001,RR=2.49)。HLA-B*57(5.13%)基因频率较对照(1.57%)明显升高,X2=13.61,P<0.001,RR=3.87,为显著性差异。B*54(6.41%)基因频率较对照(2.91%)明显升高,X2=4.90,P<0.05,RR=2.30,为显著性差异。B*49(1.28%)基因频率较对照(0.21%)明显升高,P=0.049,RR=7.32,为显著性差异。而HLA-A*30(5.13%)的基因频率较对照(10.73%)明显降低,为显著性差异(X2=4.49,P<0.05,RR=0.52)。
结论:
1.HL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的关联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山东汉族人群HLA与白血病的关联与国内外各地区已有报道既有一致性,又存在一定差异。
2.在山东汉族急淋(ALL)患者中,HLA-DRB1*1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虽未达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水平,但这种差异趋势,值得我们进一步积累调查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3.在山东汉族慢粒(CML)患者中,HLA-DR*09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为山东汉族人群CML的易感性遗传标志。而HLA-A*03的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可能为CML的保护性基因标志。
4.在山东汉族急非淋(ANLL)患者中,HLA-A*01、HLA-B*57、B*54、B*49、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为山东汉族人群ANLL的易感性遗传标志。HLA-A*30的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可能为ANLL的保护性基因标志。
5.HL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各型白血病的发病易感性的确切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仍有待于更大样本量和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