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eza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克强总理在2017-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行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输入性风险”。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央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推动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与决胜之道,为更深入地推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发展思路、指出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已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治理研究领域的紧要内容。“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如何精确地把握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状况,及时地传递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信号,提前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并进一步保障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序运行,成为了学者们需要谨慎对待、细心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优化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正确认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借鉴经验,提升了地方政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规范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手段、程序及渠道,降低了债务风险所引发的财政支出压力,进而保障了地方政府财政的正常运转。对优化地方政府社会信用环境,探索新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能力,逐渐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抵销程度,改善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来维持高额财政支出的不良现实,利用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回顾和细致梳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现实出发,对江苏省政府的债务状况和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运行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清晰地阐述了其已取得的成绩,尚存的问题及其成因,主要表现为债务风险的表现层次模糊且不确定、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难以获得、缺乏完善的债务资金监管和“硬约束”机制。同时,概括并归纳了日本与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其债务风险预警现状,总结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了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效用最大化,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江苏省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几点建议和对策:一是应构建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注重对从事债务风险人员的内在素质培养;二是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信息披露制度;三是从长远的角度提出健全基于债务风险预警结果的处理机制,对处于安全区间、轻警区间、重警区间的地方政府债务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风险,提升地方政府对于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美好需求也日益增长,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在区域、城乡以及群体间发展不均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迫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早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当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主体责任。当前,我国政府在推进
当前,我国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必须强化协同意识,着力构建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协同供给的新局面。协同治理将社会系统视为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众多子系统构成的整体,认为政府应该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引导各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彼此协作,实现多元共治的目标,从而取得最佳治理效果。要实现党和国家的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我国目前已有多达六千万以上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穷的困扰,就贫困发生率来说,之前为12%,而现阶段则只有4%不到,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绩。精准扶贫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对农民本身是一种良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具有道德合理性,无疑极大提升了农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既然如此,在以政府为单一主体层层落实的工作体制中,精准扶贫是否真正提升了处于差序政府信任末端的乡镇政府信任呢?本文正是基于精准
学位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国家,一直以来,土地都是人民赖以生存的财产和物质资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土地被征用和开发的速度越来越迅速。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土地规划已经达到饱和,不能满足政府征收土地发展经济的需要,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政府对土地征收已经从大中城市转移到具有发展机会的郊区,开展了城市建设、投资推广、高层建筑建设等
学位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教师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和解决的有效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幼儿园主题教学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教育要求和目标,提升幼儿园主题教学课程审议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审议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审议氛围,切实提高课程审议的实效性。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安全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高校日常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而且关系着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在多中心主体互动合作基础上实行高校校园安全协同治理,既是建设高校平安校园和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
学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社会治理难度日益加深、社会治理环境愈发复杂的积极应对,同时也是顺应目前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趋势的必然选择。县级政府作为我国基层政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上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治理理念要求在县级层面的具体承担者,同时亦是县级社会治理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与实施者。足以见得,提升我国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不仅能为基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的新理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一系列党纪党规,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断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着力查处群众举报和反映的“四风”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学位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要矛盾越来越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提出“文化为民族之魂,文化兴国运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益于强烈的文化自信,更得益于文化的繁荣。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全民族进行文化创新,努力提升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实力,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前提下,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进程”。进入
学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支撑,是一个国家不断创造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动力源泉。文化是民族不断发扬光大的传承桥梁,既承载着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及思想、价值体系,更为我们创造社会价值提供了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及其价值引领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对民族凝聚和民族发展起着鞭策作用,其价值意义不可忽视。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国家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哲学家。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特色的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