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城乡格局的转变尤其令人瞩目。而中国新一轮城市化浪潮下二元结构背景中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也就日益凸显。本文以江苏省的城乡统筹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从城市规模效应及城乡联结纽带的角度为研究主线,以建立“地区档案”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促进江苏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分析促进城乡融合的手段,探究各种城乡联结纽带的特性和功效以及如何加强这些纽带作用的措施,力图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促使全省城乡和各区域融合成一个良性发展的一体化网络。本文所论述的“空间格局”,不仅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相互地位,还包括江苏省域内的区域发展差异,具体来说就是苏南、苏中与苏北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论文梳理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对城乡统筹关系的理论线索,以二元结构的理论视角,以对西方学界“增长极”模式的借鉴和评判为起点,旨在探究以城市化为手段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思想的合理成分和现实困境,随后将参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问题的深邃见解,结合新中国建国以来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宏观思考。同时,引入“干预主义”(interventionism)的概念,着重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注意事项,为此后的经验研究提供借鉴意义。通过最新的数据资料,论文借鉴了隆迪内里等人建立“地区档案”的做法,展示了江苏城乡统筹发展领域已有的成就、仍然存在的城乡差异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在总结江苏城乡统筹发展历史过程的同时,为江苏省的城乡关系发展建立了一份详尽的“地区档案”,为政策思路和建议树立一个确定性与针对性的目标。
在承认二元结构现实的前提下,论文从城市/城镇的规模效应出发,重新考量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不同规模的城市均需激发其所属“边缘”区域社会经济活力的功能,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纽带把区内各个层次的居住中心编织成一个完善的网络,也即遵循“以点穿线、以线带面”的结构原理,以中心城市为轴心,同与其相联系的城市、集镇、农村结成一个产销最直接、再生产周期最短、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经济活动网络。
在论文的实证检验中,笔者分别从省域、市域和县域三个层次进一步阐述江苏省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在省域层面上,将“都市带”的概念引入江苏的省域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提出了构筑宁镇扬、苏锡常、徐连和通盐淮四个省级都市带的战略构想:苏锡常和宁镇扬都市带,着眼于促进其产业转型和功能升级,提升其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徐连都市带,促成其发展成熟,提升其在国内的竞争力和对苏北、淮海经济区的带动力;通盐淮地区,以引导和凋控的姿态,努力将其孵化培育成一个新的都市带;在市域层面上,笔者以苏南的苏州、苏中的泰州与苏北的徐州三市为样本,总结了江苏市域城乡统筹的不同类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苏州市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提升农村建设新形态,以经济国际化塑造农村发展新理念;组建时间较短、中心经济基础薄弱的泰州市由“以农业支持工业”转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差距较大的徐州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在县域层面上,具体考察了六个县的情况,提出“外向带动型发展模式”、“资本经营型发展模式”、“商贸兴县型发展模式”、“特色经济型模式”、“能人引领型发展模式”和“劳务经济型模式”,希望通过这六种发展类型的梳理,代表全省52个县域的总体方向。
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农村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因此,论文从乡村的区位视角讨论城乡统筹发展最终要解决的“三农”问题,结合中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在详细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情况,以及在江苏面临的挑战之后,认为政府应以“干预主义”的政策趋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政府投入。例如建立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公共晶的政府投入力度,调动乡镇机构、村民自治、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党支部和农民这五项地方性社会动员要素的积极作用,充分激发农村本身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