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广泛推行独立董事制度,部分中国上市公司在2001年也正式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其效果集中反映在能否提高公司绩效。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配套机制不够健全,行权环境还不完善,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实际运作中作用不明显。因此,本文研究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共分为4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接着就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概念作界定;然后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论文第二章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基本理论。依次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选拔机制,独立董事的监督、战略、政治三大功能以及董事会结构;公司绩效的评价方法;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第三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具体包括:独立董事的引入及在董事会中的比例;独立董事的兼职及年薪;独立董事的来源;独立董事的个人特征。第四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围绕2001年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是否改善了公司绩效而展开。实证检验包括以下四方面:(1)自愿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与政策规定下设立的上市公司之间绩效是否显著不同;(2)有独立董事与无独立董事状态下的公司绩效关系;(3)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关系;(4)独立董事个人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自愿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上市公司绩效,好于政策规定下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上市公司绩效。(2)我国拥有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绩效好于没有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绩效,但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后,公司绩效无明显改善。(3)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独立董事的数量,以及独立董事个人特征(年龄、学历、任期)对公司绩效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