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稻米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类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衍生成为稻作文化。黔东南苗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山地稻作民族,其稻作农业中水利灌溉以及稻、鱼混生的生计模式与平坝和丘陵地区的稻作农业相比自有特色。本文结合稻作文化的相关研究,运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白岩村为对象,以稻作文化为主线,重点考察传统稻作下形成和建构起来的生计模式、生活节律和社会交往,从而揭示稻米在苗族社会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第一,西南山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稻作文化产生的根基,其中水利灌溉方式的系统化是稻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村落格局以及人口由分散走向聚合深层原因,同时,稻、米、鱼共生的独特生计模式实现了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态智慧。第二,苗族的岁时节律与稻作生产的周期息息相关,稻米在不同节律中表现不同文化内涵,稻米在生物上表现出的黏合性,反映到社会网络中就是一种结群性,村民通过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中互赠稻米的行为,建构和维系着社会网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塑和加强社会契约和文化认同。第三,稻米的象征与符号化是稻作文化内涵表述的关键。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稻作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存在自我调适力和外在张力。目前,学界对我国南方民族的稻作文化日渐深入,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苗族稻作文化,并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