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86年原国家体委和教委在原山东掖县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试办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给普通高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2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在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时所确定的目标即提高高校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使其迅速成为国家队的后备力量;与国际惯例接轨;选派真正的大学生国家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还相距较远。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不断的出台有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政策,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在国际、国内的一系列的比赛中,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在教育界和体育界再次引起了“教体结合”的大讨论,给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又带来一个新的契机。近几年来,山东省以山东大学男排、中国石油大学男排、山东大学女排为代表的高校排球队在国内的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发展很不平衡,在教育部公布的允许招收高水平排球队的高校中,山东省只有5所高校具备了相应的资格。本文以山东省内5所部属招收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院校和4所省属招收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高校为研究对象,从运动员、教练员、管理、经费场地等方面来调研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的现状,对照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方案》和代表我国参加2005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排球赛的四所高校排球队建设的相关内容,寻找山东省在建设高校高水平排球队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山东省高校排球高水平运动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也希望本研究能给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的参与者对办队的目标不够明确,把训练的终极目标定位在为校争光上,看到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忽视了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为我国竞技体育输送人才的最终目标。2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招生质量较好,但没有打破省市地方的界限,只招收到了山东省的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与开展高水平排球运动较好的外省高校有一定差距但不显著。3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次数、时间和训练的方式基本符合高水平排球队的训练要求,但文化课的学习和训练存在较大的矛盾,多数运动员对自己完成学业的信心不足,相关部门没有针对高水平运动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制定特殊的教学计划以及考核办法。每年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高校间自行组织的比赛较少,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4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大部分教练员是通过竞聘上岗的专职教练,他们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不高。每年教练员培训学习交流机会少。各高校对教练员都有相应的激励机制。5山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教练组配备不完整,有三所高校配备有两名教练员,其余高校都只有一名教练员负责全部的训练比赛和管理工作,训练主要以技战术和身体训练为主,忽视了心理训练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科技投入不够。教练员队伍重视对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的研究,但与其他学科、体育院校或者专业队等相关机构的协作较少,没能充分发挥高校在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中的学科群体优势。6山东省各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建设多是靠学校的专项拨款来发展的,与企业的联合、与省市体工队、体校联合办队的较少。各高校的场地器械能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求。各高校都有针对高水平排球队的激励政策,但学校领导对日常训练和管理等方面关心不够。个别高校对高水平排球队能够投入足够的经费,还有大部分高校对高水平排球队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不能充分保证高水平排球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的需求。
其他文献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作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后备人才,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环环相扣。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获得专业
目的:了解感染HIV孕妇的应对方式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抽取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感染HIV孕妇作为样本,采用自编的感染HIV孕妇产妇人口学及社会心
“奥运战略”让中国竞技体育近年来发展神速,但是在体制之外的非奥运项目却仍然艰难地寻求自我发展的途径,始终得不到国家和地方的足够重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在参与
作为滨海开放城市的大连,自然兼具海洋气候和流域文明的特点为社区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大连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建设“大大连”,社区体育发展成为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