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金融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而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内金融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发展趋势加速,伴随而来的是国际金融风险尤其是汇率风险的增加。但是,由于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长期处于所谓的“超稳定”状态,国内普遍汇率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对汇率风险的有效管理。这既是本文研究套期保值技术及其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的大背景,也是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所在。 从是否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角度,可将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传统的避险方法即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相关的理论研究已相当成熟,而且我国有关主体为数不多的汇率风险管理操作也往往采用这类方法;另一种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因其在实践应用中卓有成效而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汇率风险,现在一般就称为套期保值,虽然套期保值在狭义上只指对冲交易,而在广义上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同义词。 本文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有关主体提供切实可行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基于对“最佳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是现代套期保值研究的核心问题”的认识,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研究进行了比较与评析,回顾套期保值理论发展的历史,整理和分析各种确定最佳套期保值比率的方法,对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Adler-Dumas方法进行扩展,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构建了一种汇率风险套期保值研究的理论框架,来解决该领域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散乱状况。该理论框架以出口企业为例进行构建,其核心在于其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在界定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函数和效用函数及其可利用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情况之后,求证了不同的套期保值策略对出口企业经营的影响;接下来运用此理论框架的分析方法对汇率风险与套期保值理论研究领域的3个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出口企业与汇率风险的关系问题、利用套期保值技术管理汇率风险时的出口产品定价问题、汇率风险套期保值工具的选择问题,等等,在验证框架适用性的同时,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最后的实证研究部分选择性地利用汇率与货币期货的实际数据研究了直接套期保值与交叉套期保值情形下具体的套期保值模型所计算出的最佳套期保值比率的避险效率。 全文的研究结论是,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下,有关主体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其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是比较有效的避险策略,即使在我国这样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尚在初步发育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采用交叉套期保值策略,从而消除大部分的汇率风险。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个结论。尤其有现实J峪知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皇期保值技术及其在汇奎风脸置理生的应用研究~一一意义的是在我国现行的汇率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而美元又具有最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则我国有关主体利用美元的货币衍生工具对其面临的美元以外的汇率风险进行交叉套期保值几乎可以取得美国套期保值者对其汇率风险进行直接套期保值相同的效果,而且可以从传统套期保值模型和方法入手,逐渐向更高层次的现代套期保值模型和方法过渡,在现阶段却又能做到不损害套期保值的效率。 本文在理论研究上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汇率风险套期保值研究的理论框架,并用其分析方法研究了汇率风险与套期保值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证实了该统一框架适用性的潜力;在实证分析上的创新则表现在较成功地用BEKK模型描述套期保值行为并确定动态的套期保值比率,尤其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有关主体汇率风险管理简单易行的交叉套期保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