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了多起石油公司并购案件。并购规模之巨大,并购交易之频繁都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些公司进行并购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完善自身的一体化产业链,形成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石油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间一体化产业链的竞争。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1998年也对中国石油产业进行了上下游业务一体化改革。近年来,我国石油需求对外依存度的日益提高的同时随着加入WTO后,中国石油市场的逐步开放,面临着国外大型石油公司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国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培养中国石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从行政垄断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重组后市场结构与纵向一体化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找影响出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组织上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快我国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概括为如下几个首先对纵向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及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考察。作为本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明确本文研究的支撑。接着主要考察了各国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国外石油公司从事纵向一体化发展的起点、模式都不同,但最后他们都选择了上下游业务体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并不断对其一体化产业链进行完善和优化。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已经演变为这些大型石油公司下的一体化产业链间的竞争。中国石油产业向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也不可逆转。虽然中国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起步较晚,1998年才真正进入到纵向一体化发展阶段,但此后中国石油产业的上下游一体化业务迅猛发展。随后,就纵向一体化对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集中度和产业规模水平两方面重点分析了纵向一体化后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的变化情况。中国石油产业实现纵向一体化后,上游市场结构特点是地域分割的寡占型市场结构,仍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垄断,下游市场结构普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导的双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虽在改革之初,下游也存在较高的行政垄断,但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其行政垄断程度已大幅降低,市场手段成为推动下游发展的主要方式。中国石油产业在一体化重组后,产业规模水平迅速提高。无论是在集团公司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就生产规模而言,中国石油产业规模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两大石油集团公司在生产规模上接近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下属炼厂平均规模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规模不经济现象在中国石油产业中依然存在。在揭示了石油产业存在的上下游价值分布严重不均现象的基础上,找出了石油产业上游存在行政垄断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对下游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的作用机理,认为上游的行政垄断使得两大集团公司的一体化产业链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从而构筑并维持了下游各环节的双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利用双重加价模型,发现市场结构对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有重要影响。企业在现处的行业内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并且拟扩张的行业已经或在未来存在着可形成垄断的因素是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前提。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可以分为经济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两者都会影响到产业中企业的市场行为。利用逻辑演绎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上论证了决定市场结构的产品差异化和经济性进入壁垒会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实施。从短期来看,中国石油产业目前寡占型市场结构和该结构中的经济因素是有利于石油产业纵向体化发展的。通过对石油产业市场结构中的政策性因素分析,发现长期来看,石油产业上游的行政垄断会成为中国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最后,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为:(1)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对行政垄断下,中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与纵向一体化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以往的研究注重石油产业一体化重组前后,市场结构本身的描述,或者注重市场结构中的经济性因素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缺乏对石油产业市场结构与纵向一体化行为间互动关系的分析。本文在借鉴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国石油产业中,市场结构与该产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间的双向互动关系。(2)从纵向一体化行为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的形成机理。相对石油产业上游,纵向一体化对中国石油产业下游市场结构的影响更大。(3)应用实证分析法,论述了政策性因素对中国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