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有研究认为逆行髓内针治疗中关节内操作会对关节功能,关节软骨及软骨损伤修复产生不良影响,使关节粘连、僵硬、软骨损伤、损伤后修复困难。目的:(1)观察逆行髓内针穿刺及关节制动对关节功能及关节软骨的影响(2)观察逆行髓内针穿刺及制动对关节软骨损伤后关节功能及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1)通过石膏伸直位固定制作兔关节制动模型,通过兔膝关节手术切开骨圆针穿刺制作逆行髓内针穿刺模型,以未操作肢体为空白对照,术后8周、12周通过关节活动度,大体观察,标本软组织评分比较两种处理后对关节功能及软骨的影响。(2)通过关节部位切开切除负重区一定面积深度的软骨组织制作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同时分别对不同组别给予伸直位石膏固定,骨圆针穿刺处理,制备关节软骨缺损后关节制动和逆行髓内针穿刺模型,并设立单纯关节软骨损伤组作对照,术后8周、12周通过关节活动度,软骨再生大体观察,标本软骨组织缺损修复评分比较不同处理后对关节功能及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1)第一部分实验术后活动度观察:术后8周,12周,关节制动组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小,逆行髓内针穿刺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优于制动组(P<0.05),而逆行髓内针穿刺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关节软骨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术后8周,12周关节制动组软骨接触区及非接触区均发生退行性改变,形成软骨浅层下潜在腔隙,向纵深穿越潮线,深达软骨下骨质,软骨面变薄、不平整、部分区域软骨细胞减少退变,甚至出现局灶性坏死,而逆行髓内针穿刺组及空白组软骨表面光滑、完整,四层结构清晰可辨,潮线清晰完整,软骨细胞数量、形态、大小正常,各层软骨细胞排列整齐有序,软骨表面未见溃疡、裂纹、囊肿形成,且可见穿刺区瘢痕填充愈合。(3)组织学评分,逆行髓内针穿刺组除穿刺部位存在纤维软骨愈合,负重区关节软骨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组织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制动组关节软骨存在明显的退变损伤表现,逆行髓内针穿刺组及空白组组织学评分明显优于制动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第二部分实验术后活动度观察:术后8周,12周,关节制动组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小,逆行髓内针穿刺组及单纯损伤组明显优于制动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逆行髓内针穿刺组与单纯损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术后8周,12周制动组及单纯缺损组软骨缺损部位再生填充组织较少,仅有部分结缔组织覆盖,逆行髓内针穿刺组缺损部有不平滑组织较好填充,但并未形成透明软骨细胞完全修复(6)组织学评分,逆行髓内针穿刺组受损软骨表面的新生填充物更接近受损前的正常软骨结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制动组与单纯损伤组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证实:关节制动使关节软骨失去正常应力刺激,不能进行有效更新循环,关节软骨营养受到影响,出现关节软骨继发损伤,逆行髓内针穿刺对正常软骨及关节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逆行髓内针穿刺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凝血块等有利于生物因子释放对已有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节损伤修复明显,而关节长时间制动使关节软骨更新代谢减慢,失去正常应力刺激,未能对关节软骨修复起到积极作用,相对单纯损伤组更是丧失了关节功能,因此我们认为逆行髓内针穿刺对关节软骨并无不良影响,且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起到积极作用,临床常见的关节功能,软骨损伤修复不良,证实与关节长期制动相关。